臺灣區域海洋學

112-2 開課異動
  • 流水號

    30638

  • 課號

    Ocean5115

  • 課程識別碼

    241 U6120

  • 無分班

  • 2 學分
  • 選修

    海洋研究所 / 海洋物理組 / 離岸風力發電學分學程 / 海洋科學學程

      選修
    • 海洋研究所

    • 海洋物理組

    • 離岸風力發電學分學程

    • 海洋科學學程

  • 詹 森
  • 二 8, 9
  • 海研大講堂

  • 1 類加選

  • 修課總人數 160 人

    本校 140 人 + 外校 20 人

  • 無領域專長

  • 中文授課
  • NTU COOL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備註
    與蘇志杰、張翠玉、蕭仁傑、謝志豪、楊穎堅、魏志潾、曾于恒、柯彥廷、許鶴瀚、謝玉德合授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本課程以「臺灣區域海洋學 (2nd edition)」為基本教材,以臺灣周圍海域歷年研究成果為基礎,範圍涵蓋東海、南海、臺灣海峽及黑潮流域,分別邀請各領域專家介紹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海洋物理環境、海水運動概況、海洋化學、海洋生態及海洋生物多樣性等,並且基於對臺灣區域海洋的了解,放眼全球海洋及海洋的未來。 本書鋪陳的海洋知識是進入西北太平洋海洋研究的跳板,也是未來評判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程度的比較基準;除了順帶記錄我國海洋研究、研究船運作與海上探測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與傲人成績,也提出新興系統海洋研究之前瞻構想,引領全球海洋研究方向。
  • 課程目標
    了解臺灣海洋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成果,以及臺灣周遭海域的海洋環境、現象和動力機制,包括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海洋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等,使學生了解臺灣的海洋環境和海洋科學內涵,以及人類與海洋的互動關係,培養海洋國家公民知海、親海和愛海的情操。
  • 課程要求
    閱讀指定參考書及相關文獻, 參與討論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 指定閱讀
  • 參考書目
    詹森 主編 (2018) 臺灣區域海洋學 (2nd edition)
  • 評量方式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課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