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112-2 開課
  • 備註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本課程以實作的方式帶領同學一步步理解社會科學如何研究政治與社會現象。課程裡除了介紹研究的目的、理論的形成,概念與測量,研究方法,資料蒐集以及分析外,並讓同學能進一步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研究上。 ***加簽規則: 第一堂課統一處理,高年級優先加簽,請勿再寫信詢問,感謝。*********
  • 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以講授大學生所需具備的研究能力與知識作為目標。本門課的目的是讓修課同學了解研究過程﹐操作基礎的研究步驟﹐以及理解社會科學推論的基礎。 希望在課程結束時,修課同學能夠具備相當的能力,判別研究結果的優劣,這樣的能力對於日後如何解決工作上的難題不可或缺。
  • 課程要求
    請同學依時程繳交作業,並參加二次考試。評分比重如下: 二次考試:60% 一份作業: 20% 閱讀提問: 10% 課堂參與: 1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一~二小時
  • Office Hour
    星期五12:30 - 13:30

    時間無法配合的同學可以來信另約時間,也可以採線上晤談進行

  • 指定閱讀
    Earl Babbie, 2019.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7th Edition. Singapore: Cengage. 譯本:蔡毓智譯, 2019. 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三版). 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請同學自行購買)
  • 參考書目
    列於每周課程大綱
  • 評量方式
    10%

    課前閱讀討論

    上課前針對每周指定閱讀提問,全學期可以有兩次分數不列入計算,多出的紀錄則為bonus,最多不超過12分

    10%

    課堂討論

    課堂上回答或提問的同學紀錄一次,全學期可以有三次分數不列入計算,多出的紀錄則為bonus,最多不超過12分。公假者請來信告知並將缺席周計算為完成,其餘同學不須來信或線上請假

    20%

    實作作業

    非介入性研究實作作業,為團體作業

    60%

    考試

    兩次考試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說明
    上課形式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作業繳交方式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 課程進度
    2/21第 1 週課程介紹/導論
    2/28第 2 週和平紀念日放假
    3/6第 3 週研究設計 I
    3/13第 4 週研究設計 II
    3/20第 5 週概念與測量 I
    3/27第 6 週概念與測量 II
    4/3第 7 週Q &A
    4/10第 8 週考試一
    4/17第 9 週調查法
    4/24第 10 週實驗法
    5/1第 11 週非介入性研究
    5/8第 12 週非介入性研究實作 I
    5/15第 13 週非介入性研究實作II
    5/22第 14 週質化田野研究
    5/29第 15 週Q&A
    6/5第 16 週考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