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

112-2 開課
  • 備註
    A58: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生命科學與趙儀珊、呂 立、李俊億、蕭旭峰、蘇凱平合授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我國自去(2023)年1月已開始實行國民法官相關制度,其施行的目的是要讓一般民眾可以參與非少年犯、毒品案件等重罪的審判,以期將國民的常識納入判決中並讓司法審判過程透明化,提高民眾對司法的信賴度。 由於民眾將參與重罪刑事案件審判, 所以如何增進民眾對司法科學判斷的了解,對於國民法官參與案件的適切性將十分重要。 本課程以「法醫學」與「鑑識科學」的基礎為出發,其中「法醫學」包含了「法醫相驗/病理學」、「法醫毒物學」、「兒童虐待」、等學門,探討包含死亡原因與方式鑑定 ; 「鑑識科學」則包括「現場鑑定」和「監視器」等相關內容,亦會討論科學證據結果如何判讀和不確定性。此外為了讓大家了解警詢、偵查庭或法庭上證詞如何取得,討論證詞是否可信加入「司法心理學」。之後則學習評斷加害人行為的司法精神醫學,了解人類行為的複雜性。並進一步闡述「冤案」的常見成因和「平反」的重要。此外除了「國民法官法」相關法律知識外,亦將增加「國民法官法」實施後,相關司法人員在法庭中可能會受到的挑戰,代表被害人發聲的「檢察官」和受被告委託的「律師」在當中所受到的衝擊,最後將由「專業法官」和未來的「國民法官」一起討論「何謂判決」。 本課程一個學期共二學分,每週上課二小時,每週以不同專業背景的老師講授為主,讓同學對於以「司法科學」探索真相的方法能有更多認識。 本課程不設定先修課程,歡迎各學院有興趣認識法醫學與鑑識科學相關議題的學生都能修習,以期達到跨學科整合並讓大眾更認識「鑑識科學」與「司法正義」之目的。 ***請注意: (1) 本課程多涉及國民法官可能參與審判的類似真實司法相關案件,因此部分內容為限制級,膽小且膽量無法經由練功增強者選修前請三(n)思。 (2) 本課程多涉及真實司法相關案件實際鑑定,請同學勿以獵奇心態選修本課程, 請尊重每一位被害者,本課程恕不接受旁聽。 (3) 本課程目的是為了讓位國民法官了解法庭上專家鑑定人的論述,並未涉及真正審判,所以本通識未設有模擬法庭相關課程。 (4) 本學期預定有參觀刑事警察局之參訪活動,請選修同學共同祈願希望本學期也可以成行。 (5)本課程第一週務必出席,如果無法出席者,建議自行退選。
  • 課程目標
    讓學生了解「鑑識科學」為基於法律的需要,透過科學方法提供證據,協助刑事案件的審判,本課程的設立希望修習過本課程的學生畢業後,能具有「 鑑識科學」的基本常識和「國民法官制度」的公民素養,了解為了探索真相所使用的各種科學鑑識方法、各種不同專業人員在其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現今科學技術的極限,希望凡修過本課程的畢業生若未來被選為國民法官,可以更了解科學辦案的精神,引發同學對「科學鑑識」的興趣,並訓練同學獨立思考、蒐集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思考面對生與死應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期許學生能夠了解,真相從不會只有「單純的黑白兩面」, 每一個案例都可能會挑戰我們預設的觀點和成見,每一個故事也將引領我們去思考「公平、 正義 與真相」。
  • 課程要求
    【選課說明】 1. 有興趣認識法醫學、鑑識科學、推理小說和「國民法官」公民素養等相關議題的學生都能修習。 2. 1/22(一)15時學校公布第一階段選課結果後(「「「公布前填寫者無效」」」),將開放填寫加選申請表單,如有意願加選者請填寫以下申請表,寫下你為什麼想選本通識的理由(300字-500字)並寫下你印象最深刻的推理小說(某一系列、某一本或某一篇皆可)、刑事推理劇(某一劇或某一集皆可)或是刑事案件的心得。【加選申請表單:https://forms.gle/A8ccHk2LCNhXsFoD7】 ***再次提醒初選結果公佈前填寫者視為沒有申請!!! 請提前填寫表單者於申請開始後再重新填寫表單!!! 3. 加選申請截止時間為2/6 (二)23:59,加選申請結果將於2/17(六) 17:00前寄發email通知(無論是否錄取皆會通知)。 4. 申請加選同學,若在2/18(日)17:00後未收到加選結果通知或有疑義,請附上當初在時效內申請的紀錄email給老師和助教。 5. 若同學收到加選錄取通知後,因時間另有安排,決定放棄者,請務必在2/18(日)17:00前提出,以便安排其他同學候補。如果錄取同學申請放棄資格,將會在2/19(一)12:00前e-mail給候補錄取同學。 6. 加選錄取的同學務必提早出席本學期第一堂課(2/19)進行簽到,簽到截止時間為下課後,逾期不接受補簽。有簽到者將於課後以email發放加選授權碼;未簽到者將視為沒有出席,並取消加選資格。 7. 本課程若無填寫加選心得恕無法加選,未收到加選錄取通知者,2/19(一)也請不要到教室申請加簽。 8. 本課程除上學期有修本通識者,可申請旁聽外,恕不接受旁聽,本課程上下學期部分內容不同。 9. 本課程第一周課程沒有正當理由無故缺席或未繳交第一周心得者,建議一律退選。 10. 有任何問題,歡迎e-mail詢問老師和助教。聯絡方式:ntuforsciJudges@gmail.com 【授課方式】 1. 依照學校防疫規定採取實體或線上授課。 2. 若學校開放實體授課,本課程為增加和同學互動性,將僅提供實體授課,不另外提供線上直播及影片。若同學屆時無法參與實體課程,可能要慎重考慮。 【課程成績評分方式】 1. 使用等第制:A+/A/A- …評分。 2. 課程心得或建議:55% 在NTU COOL上繳交當次上課心得或建議,內容至少50字,期限為上課當週週六23:59,逾期補交的成績最高B。 老師會依照同學的專業背景與年級給予不同回覆,請同學在心得下方加註系所及年級,讓老師知道同學的背景,並給予相對應的回饋。也歡迎同學在老師給予回饋後,繼續跟老師討論。 3. 期末報告:40% 繳交和法醫鑑識相關之報告。內容可以為課程大綱所附參考書目、或任選一本(系列)推理小說或是社會上曾經發生過的重大刑案心得,至少1000字,期限為6/12(三)23:59在NTU COOL上繳交,逾期補交的成績最高B。 4. 上課發問:5% (1) 歡迎同學於課堂踴躍提問及討論。 (2) 提問規則如下: a. 隨時有問題組:課程中間,如果老師有詢問同學有沒有問題時,同學有問題仍可舉手發問,+0.5分。 b. 勇氣組:之後我們會於16:50在Line群組上開放「現場提問表單」,讓現場想要發問的同學填寫姓名及系級,每次+0.5分,截止時間為17:30。填寫後會經 由助教整理成同學提問的順序,由老師點名後,同學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 提問表單上不用寫問題。助教將視提問情形,若上禮拜有現場提問過的同學,順序會往後移,由上禮拜沒有現場提問的同學優先提問,若本次新提問同學已問完,則其他同學的問題老師也會回答。 c. 有勇氣但是沒時間組:如果到下課後仍沒有輪到同學提問,但同學有事必須先離開,我們也會在下課後開放「書面提問表單」讓同學填寫,表單截止時間為23:59。因開放時間較長,同學填寫問題時務必寫詳細讓老師容易理解同學的問題,助教會請老師書面回覆同學的問題,並公布在NTU COOL。有先填寫現場提問表單,但課後來不及被講師點到的同學,填寫書面提問表單,加+0.25分。 d. 非常害羞組:也就是非常想問,但是連被老師點名站起來問的勇氣也沒有的同學,提問方式比照「有勇氣但是沒時間組」,填寫17:20開放的「書面提問表單」,表單截止時間為23:59,同樣請同學填寫問題時務必寫詳細讓老師容易理解同學的問題,助教會請老師書面回覆同學的問題,並公布在NTU COOL。同樣+0.25分。 (3) 亦歡迎在課後心得提問,老師也會儘力回答,課後問題之回饋將反應在作業成績上,不再另行加分。 5.本通識可以請假,請假當次不用交心得,請假二次不扣分,請假第三次(含)以上第三次扣總學期成績1分,第四次扣2分, 第五次扣3分, 以此類推,採累進制,若全學期請假5次則共扣總成績 1+2+3=6分。 因國境開放,學期中可能會有同學需請假參加會議、交換或比賽,若遇上述情況,請附上證明便得以請公假。 公假兩次等於一次其他的假(病假、事假等),請公假同樣不用交心得。 6. 依照以上方式計算成績,學期成績滿分為100%,使用等第制。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1-2小時
  • Office Hour

    有任何問題,歡迎e-mail詢問老師和助教。聯絡方式:ntuforsciJudges@gmail.com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1. 如每週進度所列舉,本課程將依據講授的需求,使用多種書籍篇章或論文資料作為補充 (細節如每周進度),製成pdf 檔案發給同學,並鼓勵大家若對該議題有興趣,可購買相關書籍深入閱讀。 2. Simpson's Forensic Medicine(合記圖書出版社) ISBN 9781498704298 作者/出版社 Payne-James / CRC 出版年代/版次 2020/14 校內館藏: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W700 K69sc 2014(學校圖書館有提供線上版) 3. 辛普森法醫學(Simpsons Forensic Medicine 12/e) (合記圖書出版社-中文版) ISBN 9789861265445 作者/出版社 *李俊億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09/1 (2015.05.10.初版 校內館藏: 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86.66 4422
  • 參考書目
    (☆本學期新增) 【法醫解剖、病理學】 1 當死者說話時 : 犯罪迷必讀!最緊張懸疑的第一手真實案件,看資深法醫如何抽絲剝繭,為死者發聲 出版社: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21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48.5 4006-2 2 屍體在說話 : 日本法醫之神帶你看死又看生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醫圖2F 學習共享空間 圖書 586.66 2161-3 3 傾聽死亡現場 : 頂尖法醫病理學家的非自然死因調查事件簿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86.66 4442-2、醫圖2F 學習共享空間 圖書 586.66 4442-2 4 那些屍體教我的事:日本首席法醫的處世哲學:從死亡找尋生命的意義──獻給活出未來年輕的你們 出版社:八方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無 5 屍體證據:日本法醫揭開解剖台上孤獨、貧窮、衰老與不平等的死亡真相 出版社:智富 出版年份:2018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86.661 1071 6 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專業醫生解開神祕病態又稀奇古怪的醫學和鑑識問題(最新修訂版)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份:2018 校內館藏: (2013年出版: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48.6 4410、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48.6 4410 ) 7 驗屍官傳奇 : 讓屍體說話, 四十年與殘酷凶手的智力對決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年份:2018 校內館藏:校內館藏線上可獲得 8 我不是這樣死的:離奇屍體再鑑定,法醫現場的犯罪診斷報告書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年份:2018 校內館藏:無 9 法醫.屍體.解剖室3:重返犯罪現場—專業醫生解析157道懸疑、逼真的謀殺手法相關的醫學及鑑識問題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份:2017 校內館藏: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48.6 4410 v.3 10 比小說還離奇的12堂犯罪解剖課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年份:2017 校內館藏: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86.66 4042、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86.66 4042 11 犯罪手法系列─法醫科學研究室:鑑識搜查最前線, 解剖八百萬種死法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份:2017 校內館藏:醫圖2F 學習共享空間 圖書 586.66 4410 12 是誰讓屍體說話 出版社:獨立作家出版 出版年份:2016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86.66 2738、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86.66 2738 13 死亡有百萬張臉 出版社:臉譜書房 出版年份:2016 校內館藏:醫圖2F 學習共享空間 圖書 586.66 4034 14 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年份:2015 校內館藏: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86.66 4813 15法醫.屍體.解剖室2:謀殺診斷書-專業醫師剖析188道詭異又匪夷所思的病理、毒物及鑑識問題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份:2014 校內館藏: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48.6 4410 v.2、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48.6 4410 v.2 16 死亡解剖檯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年份:2013 校內館藏: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86.66 4442、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86.66 4442 17 停屍間的死亡人生:40年法醫生涯、9000份驗屍報告和9件被鑑識科學翻轉的謀殺、冤罪與歷史懸案 出版社:臉譜 出版年份:2019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86.66 3577 【法醫昆蟲學】 1 破案的蟲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9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86.66 1041、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86.66 1041 2 犯罪手法系列. 3 法醫昆蟲學 : 案發現場的蠅蛆、蒼蠅與甲蟲......沉默的目擊者如何成為破案證據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份:2019 校內館藏:醫圖2F 學習共享空間 圖書 586.66 4450 2019 【法醫人類學】 1 人骨檔案:法醫人類學家的鑑識筆記,解開隱藏在屍骸中的死亡密碼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年份:2021 校內館藏:醫圖2F 學習共享空間 圖書 586.66 4044、辜振甫圖書館1F開架閱覽室 548.52 5044-3 2 犯罪手法系列4-法醫人類學:聽!骨頭在說話,美國傳奇法醫人類學家梅普斯自傳暨案例集,直擊魔鬼潛伏的淵藪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 586.66 8084 2020 3 解開死亡謎團的206塊拼圖 出版社:臉譜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總圖4F科技資料區 410.9941 4044 4468 【司法精神醫學、司法心理學】 1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診療實錄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份:2023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 548.7114 3064-1、醫圖3F開架圖書室 ; 548.7114 3064-1 2 犯罪手法系列5-認識司法精神醫學:一個犯罪者「究竟是真的瘋了,還是只是壞人」?寫給律師與大眾讀者的精神醫學實務指南 出版社: 麥田出版 出版年份:2021 校內館藏:醫圖3F開架圖書室 ; 415.9512 0842, 總圖4F科技資料區 ; 415.9512 0842 3 在成為凶手之前:英國逾百起命案的司法精神科權威,透過犯罪心理學直擊殺人犯內心的黑暗實錄 出版社:尖端 出版年份:2021 校內館藏:醫圖2F 學習共享空間 圖書 548.52 5044-3 4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 548.7114 3064 5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出版社:臉譜書房 出版年份:2016 校內館藏: 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86.5014 1135 【鑑識科學】 1 解剖犯罪實驗室 : 揭露鑑識科學的缺陷與危機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份:2023 校內館藏:醫圖3F開架圖書室 ; 586.6 4412-1 2 毒物犯罪研究室:解析23種經典致命植物、礦物、藥劑、毒品,從醫學鑑識&毒物科學揭秘恐怖毒殺與謀殺手法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年份:2022 校內館藏:無 3 神探的科學:毒理學、指紋辨識、臉部重建、鑑識彈道學、血液、DNA分析,最完整鑑識調查技術,長銷20年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年份:2022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48.6 7240、醫圖3F 開架圖書室 548.6 7240 4 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 : 微物證據會說話,鑑識生態學家帶你進入案發現場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48.6941 5312、醫圖2F 學習共享空間 548.6941 5312 5 沉默證詞 : 血跡型態、DNA鑑定、數位鑑識, 一位鑑識科學家的破案實錄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48.6941 4438 6 FBI: 犯罪現場蒐證手冊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份:2013 校內館藏:無 【司法篇】 ☆1 成為惡人之前:老貝利法院最具聲望女法官的6個人性思辨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年份:2023 校內館藏:醫圖3F開架圖書室 ; 585.8 2715、總圖2F人社資料區 ; 585.8 2715 ☆2 教出殺人犯Ⅰ: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份:2023 校內館藏:無 ☆3 教出殺人犯Ⅱ:「好孩子」與犯罪的距離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份:2023 校內館藏:無 4 審判的人性弱點 : 美國前檢察官從心理學與政治學角度解讀冤案成因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年份:2021 校內館藏:辜振甫圖書館1F開架閱覽室 585.952 5321 5 尋找正義:一位聯邦檢察官的首度告白,顛覆你心中的公平和真相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 589.952/5 7755 ☆6 為誰辯護:判決之外,11個法律故事的人性思考 出版社:究竟 出版年份:2019 校內館藏:辜振甫圖書館1F開架閱覽室 ; 580.7 4422-1 【其他】 1 審判數學:在法庭中數字如何被運用及濫用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年份:2021 校內館藏:辜振甫圖書館1F開架閱覽室 ; 586.66 0818, 法律學院圖書室(總區萬才館) ; 586.66 0818 2 每週都去看屍體:首爾大學最熱門的死亡學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年份:2020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197 4756 3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年份:2019 校內館藏:總圖2F人社資料區 548.544 3644 ☆4犯罪故事沒有說的事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年份:2024
  • 評量方式
    55%

    課程心得或建議

    在NTU COOL上繳交當次上課心得或建議,內容至少50字,期限為上課當週週六23:59,逾期補交的成績最高B。 ***老師會依照同學的專業背景與年級給予不同回覆,請同學在心得下方加註系所及年級,讓老師知道同學的背景,並給予相對應的回饋。也歡迎同學在老師給予回饋後,繼續跟老師討論。

    40%

    期末報告

    繳交和法醫鑑識相關之報告。內容可以為課程大綱所附參考書目、或任選一本(系列)推理小說或是社會上曾經發生過的重大刑案心得(≥ 1000字),以及對本課程之心得與建議(≥ 100字),開放繳交日期從5/19 (日)00:00至 6/12 (三)23:59 截止,於NTU COOL上繳交。詳細規定可於5/19後於作業繳交頁面檢視。

    5%

    上課發問

    (1) 歡迎同學於課堂踴躍提問及討論。 (2) 提問規則如下: a. 隨時有問題組:課程中間,如果老師有詢問同學有沒有問題時,同學有問題仍可舉手發問,+0.5分。 b. 勇氣組:之後我們會於16:50在Line群組上開放「現場提問表單」,讓現場想要發問的同學填寫姓名及系級,每次+0.5分,截止時間為17:30。填寫後會經 由助教整理成同學提問的順序,由老師點名後,同學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 提問表單上不用寫問題。助教將視提問情形,若上禮拜有現場提問過的同學,順序會往後移,由上禮拜沒有現場提問的同學優先提問,若本次新提問同學已問完,則其他同學的問題老師也會回答。 c. 有勇氣但是沒時間組:如果到下課後仍沒有輪到同學提問,但同學有事必須先離開,我們也會在下課後開放「書面提問表單」讓同學填寫,表單截止時間為23:59。因開放時間較長,同學填寫問題時務必寫詳細讓老師容易理解同學的問題,助教會請老師書面回覆同學的問題,並公布在NTU COOL。有先填寫現場提問表單,但課後來不及被講師點到的同學,填寫書面提問表單,加+0.25分。 d. 非常害羞組:也就是非常想問,但是連被老師點名站起來問的勇氣也沒有的同學,提問方式比照「有勇氣但是沒時間組」,填寫17:20開放的「書面提問表單」,表單截止時間為23:59,同樣請同學填寫問題時務必寫詳細讓老師容易理解同學的問題,助教會請老師書面回覆同學的問題,並公布在NTU COOL。同樣+0.25分。 (3) 亦歡迎在課後心得提問,老師也會儘力回答,課後問題之回饋將反應在作業成績上,不再另行加分。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說明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 課程進度
    2/19第 1 週課程簡介、法醫毒物學 毒藥物死亡案件在非自然死案件中總是顯得特別神秘,因中毒者解剖時常不會出現特殊表徵,一旦第一時間沒有合理懷疑毒藥物相關案件,往往沉冤莫白,也因此毒藥物也是各經典著作常常出現的座上賓。本課程除揭曉小說或電視劇集常會出現的各種毒藥物的迷思外,也會介紹「法醫毒物」在探索「真相」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將以「國民法官法庭」真實案例與同學討論。
    2/26第 2 週司法相驗的基礎概念 在非自然死或疑非自然死的死亡案件,就會由檢察官與法醫師來進行司法相驗,經由現場資訊、病歷資料、屍體狀況以及各項證據,撰寫「相驗屍體證明書」,並決定應進一步進行解剖或其他檢查,還是將屍體發交還給家屬,讓家屬處理亡者之後事。本次課程我們邀請到實務經驗豐富法醫師,為我們分享第一線法醫師工作的日常與實務工作經驗。
    3/4第 3 週國民法醫 社會對於「法醫學」普遍陌生,而我國民眾大部分透過電視節目或探案小說、影集來接觸相關知識。隨著「國民法官制度」的推動,我國的一般民眾勢必也有機會在法庭中直接近距離接觸到各項的法醫證據。而我們的國民,到底會需要什麼法醫學常識?法醫學是可怕的學問嗎?電視節目、小說及影集說的都是正確的嗎?讓我們請我國法醫師公會理事長蔡教授來帶大家認識法醫學。
    3/11第 4 週刑事鑑定CSI 本課程將介紹跨領域、科技整合之鑑識科學的運用,以實際案例,打破眾人對犯罪現場的想像,從現場不起眼的各項物證、現場蒐證等問題來破解迷思,推翻一般人先入為主的成見。也討論有關人證與物證的問題,「眼見為真」可信嗎?案發一瞬間,會不會看錯、記錯、更可能說謊?目擊證人指證歷歷,然而這些指證卻不一定可靠,此時物證科學就相當的重要。本課程希望藉由身旁的新聞或案例引發大眾對「科學辦案」的興趣,培養正確的蒐證觀念,學習如何事前防範、面對危機如何應變、事後如何蒐證、保護自己並幫助他人。
    3/18第 5 週執法先鋒-檢察官 真相是司法核心所在,在刑事案件中,調查不僅是通往真相的必經之路,很可能會據此敲下被告有罪定讞(或無罪)之槌,無疑的檢察體系在調查真相中佔有重要的角色。「想贏」和「極力想說服別人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是人之常情,如果大家只「想贏」、「只願意相信自己原本相信的事」,事實和真相會不會變得根本不重要?但是如果正義才是檢察官的目標,如何不帶偏見(無論正面或負面)和預先做出任何假設,不預立任何結論的真心想要找出事實真相,這是對人性的挑戰也是司法正義中的堅持。
    3/25第 6 週影像分析與鑑定 現代社會因為有「天眼」──監視器的存在,讓犯罪無所遁形,也是現代作為犯罪偵查非常重要的輔助利器。因其記錄了影像與時間,將事件發生的人、事、時、地、物產生連結。舉凡街頭巷口的監視器、道路上的測速照相儀、汽機車所配備的行車紀錄器、住家所裝設的電眼等,這些電子器材所取得的影像,是否就真的能還原事實?會不會有被這些「客觀」影像所欺騙的可能呢?我們現在是如何使用這些影像作犯罪偵查呢?監視器的使用與人權保障如何權衡呢?是不是有更進一步的科技可以將取得的影像作更進一步的分析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天眼」在鑑識科學上的應用。
    4/1第 7 週為誰辯護 當律師審閱被告罪行的供詞,是否曾經想過對於要為犯下如此罪刑的人辯護,感到非常衝突?翻閱卷宗時看到這些重大罪行敘事帶來的震撼,彷彿親眼目睹狠狠撕裂被害者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的過程,看到被害者一道道深層的傷痕。律師卻只能將被害者死前所受的折磨,轉化成供詞裡面的文字,將被害者死前的恐懼,最終幻化成冰冷的證據, 「請問律師您是否曾經因為自己的工作,覺得頭暈目眩、良心不安嗎?」我想這是很多人對於刑事辯護律師的疑惑。 「他人昨日的地獄,將成為我明日的工作」我們將邀請曾擔任國民法官法庭被告的律師來跟大家分享。
    4/8第 8 週刑案現場勘驗 「看得懂現場,就能幫助偵辦人員縮小範圍,用現場跡證,讓嫌犯百口莫辯!」第一現場鑑識工作的人員,如何利用經驗累積,更用耐心及細心,找出蛛絲馬跡,讓事證說話。如何用科學鑑識還原事實,用客觀事實,打擊犯罪、還人清白,讓第一線鑑識人員向大家說明。
    4/15第 9 週法醫昆蟲學 法醫昆蟲學,主要就是透過昆蟲利用不同的昆蟲族群,及其每一階段的發育來推估死亡時間,甚至也能協助查詢加害者DNA、進行毒藥物分析等。讓國內最厲害的法醫昆蟲學專家來告訴你如何從這些昆蟲之中找到破案關鍵!
    4/22第 10 週兒童虐待 我國兒虐通報案件年年增加,但我國最後因為兒虐致死被判刑的案例卻遠低於先進國家,為什麼兒虐鑑定如此困難? 兒童受傷特徵和成人有何不同? 嬰幼兒不會說話,當和他們最親近的照護者變成加害者,誰能夠替他們發聲求救呢?
    4/29第 11 週司法精神醫學 司法精神醫學 殺人犯天生就是怪物嗎? 「思覺失調症」的病人真的有免死金牌嗎?還是這是社會大眾的誤解?為何精神病人的刑事犯罪,在這個社會引起如此兩極的爭議? 美國精神鑑定大師Robert Simon說:「我們常認為虐殺與惡行,和正常人無關,而無視於一個基本假設:我們都是人類,有能力達成許多層次的行為,有些是好的,有些,我們相當清楚,是壞的。雖然大多數人可以遏制他們施虐、破壞的黑暗面,但是這一面卻日以繼夜地以不同程度出現與運作著。原始人類以為,月缺時,部分月亮也消失。今天,我們知道,月亮的黑闇部分,雖不可見,但依舊存在。」 司法精神科醫師,究竟扮演什麼角色呢?「殺人償命」,我們是否期待殺人者永遠消失於社會中以防其成為不定時炸彈? 當我們講起「如果我們不剝奪他未來的可能性,他就可能剝奪其他人未來的可能性」每次都可以如此義無反顧、正義凜然嗎?
    5/6第 12 週冤案科學證據解析 「不要迷信科學證據!用科學證據證明犯罪是基本要求、是門檻,而檢驗科學證據的可靠性,是責任。」證據的誤用、採證過程的不完善、對方法的錯誤認知,亦或是對結果錯誤的解釋,往往造成了悲劇與遺憾的發生。冤案的發生,就如同「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是一連串系統性錯誤與傲慢所造成的悲劇。究竟在這些備受社會矚目的事件發生了什麼事?案情的調查有什麼疑點?引發了什麼後續效應?證據會不會說話?如何說話?說了什麼?有沒有說謊?如何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5/13第 13 週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的基礎概念 國民法官制度,就是由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民眾,與法官一起坐在法檯上,共同審判的制度。雖然國民法官沒有法律背景,但可以把不同的生活經驗、價值思考、法律感情,帶進法庭。而司法院希望透過國民法官的參與,讓司法審判更透明,促進國民與法院間的相互理解。在上了將近一學期的「科學鑑識」之後,大家是否覺得自己可能比較有機會勝任「國民法官」的角色呢?讓我們在學期末的課程裡來回顧並了解為什麼會有「國民法官制度」?有哪些部分是上了本通識可以增強大家信心的,有哪些部分是身為公民的我們可以更進一步了解的。
    5/20第 14 週司法心理學 關於審判,我們期待全部訴諸客觀科學證據,但「科學證據」永遠無法完全取代證人證詞與目擊記憶,所以本學期我們將嘗試探索「證據呈現」的另一個領域,「證人和證詞」,什麼是誘導和暗示性訊問?尤其弱勢證人(例如:兒童)所呈現的證詞是否可能被汙染?何時可信?何時不可信? 除此之外,讓我們一起學習在鑑定和審判中,如何避免讓自己落入「隧道視野」 產生「認知偏誤」。
    5/27第 15 週天秤上的說書人: 寫給國民法官的一封情書 在了解 「國民法官制度」以及相關「鑑識科學」後,大家是否對自己更有信心可以勝任「國民法官」的角色呢?本學期我們將邀請「真的」專業法官(審判長),來了解在真實法庭上可能會遇到那些問題?法律究竟是為了「公平」還是「伸張正義」?刑法法庭的目的究竟是為了「替被害者說話」或「讓被告陳述」?「刑法」的意義究竟是為了「處罰」還是「教化」?讓我們和專業法官共同討論。
    6/3第 16 週期末考 (本課程無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