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魚類分類研究及實作

112-2 開課
  • 備註
    實驗課時地另訂。
  • 本校選課狀況

    已選上
    0/12
    外系已選上
    0/0
    剩餘名額
    0
    已登記
    0
  • 課程概述
    在享受海鮮的同時, 我們知道餐桌上的魚料理是來自什麼物種嗎? 牠們又來自何處? 錯誤的資訊與辨斷, 輕則損失荷包 (以高的價格買到價值較低的魚), 重則有生命上的危害 (某些魚種或特定魚種在某些海域有毒!)。此外, 從事和魚相關的科學研究(如漁業生物學ˋ海洋生態學, etc.)及其它的保育工作, 魚類分類乃為最重要之基礎。鑑此,擬藉此課程之授予及學生親自實作的學習過程,以彌補學生(尤其是海洋相關系所的學生)對此學門知識之不足。 本課程將以介紹海洋魚類多樣性及目前魚類分類學的發展趨式為出發,將一學期的課程分若干單元,每單元以一特定主題(魚類分類類群或是生態類群)作深入探討並實際“混水摸魚”。 課堂討論將以魚類分類相關期刊之論文討論為主。實作部份包括漁市場(或野外)採集ˋ標本處理ˋ標本製作ˋ魚類鑑種及標本管理。 本課程每兩年開一次。
  • 課程目標
    希望能經由此課程之授予及實作, 加強台大大學及研究生(尤其是海研所的)對魚類分類的知識,並期待學生能將此一學習成果用於其日常生活ˋ科學研究與未來專業發展。
  • 課程要求
    修課學生必須有海洋生物學, 脊椎動物學 or other 相關學科) 的基礎. 課程原則以中文授課, 但䅐需求 (國際生), 會部分以英文授課. 學生需有英文聽, 讀中級以上的能力.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 參考書目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日本產魚類檢索第三版 (Nakabo) 台灣魚類誌 (Sen)
  • 評量方式
    30%

    期中報告

    20%

    期末考

    40%

    期末報告

    10%

    學生學習態度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課程進度
    2/22第 1 週課程簡介: Fish diversity, taxonomy, and classification 專題演講: Multigene phylogeny and taxonomy of the Indo-West Pacific anthias fish genus Plectranthias (Perciformes: Anthiadidae) and their relatives (by 鄧志毅)
    2/29第 2 週認識魚類、標本製作
    3/7第 3 週認識魚類多樣性 (台灣到世界)
    3/14第 4 週認識市場及珊瑚礁魚類
    3/21第 5 週認識深海魚類
    3/28第 6 週認識魚類特徵及鑑定 (鄧志毅 助教上課)
    4/4第 7 週Spring Break (不用上課, 自己去市場調查)
    4/11第 8 週大溪魚港野外實習課
    4/18第 9 週觀察魚類(自己調查的魚)外部及內部特徵, 標本拍照及製作 (鄧志毅 助教上課) (實作課程)
    4/25第 10 週軟骨魚形態及分類 (Terry, 暫定)/ 期末報告之 魚類分類 project 簡介
    5/2第 11 週繳交期中報告並做5分鐘簡報/ 期末報告之 魚類分類 project 簡介
    5/9第 12 週海鰱總目形態及分類 (Jannette, 暫定)
    5/16第 13 週Ophidiidae 形態及分類 (Jun, 暫定)
    5/23第 14 週比目魚 形態及分類 (Todd, 暫定)
    5/30第 15 週心得報告及討論
    6/6第 16 週期末考 (線上)
    6/13第 17 週期末繳交截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