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日本政治外交史

112-2 開課異動
  • 流水號

    84996

  • 課號

    Hist5426

  • 課程識別碼

    123 U9670

  • 無分班

  • 3 學分
  • 選修

    歷史學研究所 / 日本研究學程

      選修
    • 歷史學研究所

    • 日本研究學程

  • 曾寶滿
  • 三 6, 7, 8
  • 文19

  • 2 類加選

  • 修課總人數 25 人

    本校 25 人

  • 無領域專長

  • 中文授課
  • NTU COOL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備註
  • 修課限制
    •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 本校選課狀況

    已選上
    0/25
    外系已選上
    0/0
    剩餘名額
    0
    已登記
    0
  •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講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20世紀末日本政治外交史之發展和研究概況。課程講授按時序展開,範圍自美軍佔領期、五五年體制﹑高度經濟成長至泡沫經濟,將帶領同學瞭解近代日本政治外交史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及討論新近研究趨勢的演變。
  •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將包含社會、經濟、思想文化、國際關係之轉變等面向。一方面希望幫助修課同學掌握利用學術資源,建構了解1945年至現今日本社會的多元視角。另一方面將透過影像呈現,引導同學進入日本「戰後」情境,討論日本現代史上一些重要課題。幫助同學瞭解二戰結束後日本如何在太平洋地區激盪的國際關係中重建經濟與社會,並面對國際局勢帶來的新挑戰。 評量方式不拘於筆試,修課同學須積極參與文本討論。
  • 課程要求
    每週依主題有指定讀物,以深化講授和討論的內容。課堂上,教師講授主題時代的歷史背景及討論主題所需的基礎知識,引導同學進行文獻或電影賞析,以及根據指定讀物進行討論。 期末兩週學生需以近代日本政治外交相關主題為範圍,擇一專題,製作課堂報告。課程最終希望同學對日本政治外交史上的重大主題和代表性研究書文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以有益於之後從事近代東亞史、戰後臺灣史或世界史之研究。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2
  • Office Hour

    請來信授課教師洽詢時間。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第一週上課時說明,見「課程進度」。
  • 參考書目
    A.概述 〔日文〕 五百旗頭薰,《日本政治外交史》第二刷,東京: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20。 中村政則,《戦後史》,東京:岩波書店,2005。 老川慶喜,《もういちど読む山川日本戦後史》,東京:山川出版社,2016。 〔中文〕 古川隆久,《昭和史》,臺北:玉山社,2019。〔第4-5章〕 五百籏頭眞,陳鵬仁譯,《戰後日本外交史》,致良出版,2020。 野口悠紀雄,張玲譯,《日本戰後經濟史》,日出出版,2024。 B.專題 〔中文〕 雨宮昭一,《日本近現代史卷七:佔領與改革》,香港:中和出版,2016。 武田晴人,《日本近現代史卷八:高速增長》,香港:中和出版,2016。 吉見俊哉,《日本近現代史卷九:後戰後社會》,香港:中和出版,2017。 山室信一,《憲法九條:非戰思想的水脈與脆弱的和平》,新北:八旗文化,2017。 小熊英二,《民主與愛國:戰後日本的民族主義與公共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黃自進,《冷戰格局下亞太安全體系的建立與「中日和平條約」之締結》,台北:中央研究院,2022。 吉見俊哉,《平成史講義》,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1。 中村政則,《日本戰後史》,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波多野澄雄,《國家與歷史:戰後日本的歷史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磯前順一,《昭和‧平成精神史:「未結束的戰後」和「幸福的日本人」》,台北:翰蘆出版,2021。 日暮吉延,《東京審判》,新北:八旗文化,2017。 John W. Dower,《擁抱戰敗》,臺北:遠足文化,2017。 Lori Watt(原著);黃煜文(譯),《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遠足文化,2018。 矢部宏治(原著) ; 葉廷昭(譯),《非正常國家 : 透視美國對日本的支配結構》,遠足文化,2019。 澀沢尚子,《美國的藝伎盟友》,臺北:遠足文化,2017年。
  • 評量方式
    20%

    期末報告

    40%

    課堂參與和討論

    課堂參與指定閱讀文章之討論

    40%

    文獻導讀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說明
    A3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Provide students with flexible ways of attending courses

    B1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Extension of the deadline for submitting assignments

    C2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Written (oral) reports replace exams

    C3

    考試取代書面(口頭)報告

    Exams replace written (oral) reports

    D1

    由師生雙方議定

    Negotiated by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 補課資訊
  • 課程進度
    2/21第 1 週課程說明
    2/28第 2 週放假
    3/06第 3 週美軍佔領與戰後改革 指閱:雨宮昭一,《佔領與改革》第一、二章
    3/13第 4 週新憲法與重建經濟 指閱:a. 山室信一,《憲法九條:非戰思想的水脈與脆弱的和平》第七章 憲法第九條的出現:湧出的非戰思想水脈 b. 野口悠紀雄,《日本戰後經濟史》第一章 戰時體制延續到戰後
    3/20第 5 週冷戰的開始、戰後的社會文化 指閱:a. 五百旗頭眞,《戰後日本外交史》第一章 佔領下日本的「外交」 b.小熊英二《民主與愛國:戰後日本的民族主義與公共性》第七章 貧困與“單一民族”
    3/27第 6 週冷戰下的亞洲與舊金山講和 指閱:a. 丸川哲史,〈日本的「獨立」和亞洲的「屈辱」——關於東亞冷戰結構的形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期(台北,2005),頁257-270。 b. 五百旗頭眞,《戰後日本外交史》第二章 獨立國家的條件—1950年代的日本外交
    4/03第 7 週五五年體制與安保鬥爭 指閱:a.武田晴人《日本近現代史卷八:高速增長》第1章 一九五五年與一九六○年:政治的季節 b. 五百旗頭眞,《戰後日本外交史》第三章 經濟大國的外交原型—1960年代的日本外交
    4/10第 8 週電影鑑賞
    4/17第 9 週經濟高速增長期 指閱:a.武田晴人《日本近現代史卷八:高速增長》第2章 投資競爭與技術革新—經濟的季節 b.野口悠紀雄,《日本戰後經濟史》第二章、高速成長是如何達成的?
    4/24第 10 週大眾消費社會與1960年代的思想文化 指閱:a.武田晴人《日本近現代史卷八:高速增長》第3章 向著開放經濟體制轉移—經濟大國日本 b. 小熊英二,《民主與愛國:戰後日本的民族主義與公共性》第十三章 大眾社會與民族主義
    5/01第 11 週未完的戰後處理:日本與亞洲的關係 指閱:a. 黃自進,《冷戰格局下亞太安全體系的建立與「中日和平條約」之締結》第五章。 b. 五百旗頭眞,《戰後日本外交史》第四章 自立的協調之摸索—1970年代的日本外交
    5/08第 12 週石油危機與新中間層 指閱:a.野口悠紀雄,《日本戰後經濟史》第三章、企業大家庭戰勝了石油危機 b.武田晴人《日本近現代史卷八:高速增長》第4章 物價暴漲與權錢交易的政治—增長的終結
    5/15第 13 週教科書問題與泡沫經濟 指閱:a.野口悠紀雄,《日本戰後經濟史》第四章、金光閃閃的八○年代 b. 五百旗頭眞,《戰後日本外交史》第五章 「國際國家」的使命與苦惱—1980年代的日本外交
    5/22第 14 週「戰後」的終焉:自衛隊的海外進出與經濟危機 指閱:a.野口悠紀雄,《日本戰後經濟史》第六章、前進中的世界把日本拋在腦後 b. 五百旗頭眞,《戰後日本外交史》第六章 冷戰後的日本外交
    5/29第 15 週「戰後」的終焉:新國家主義和新興宗教 指閱:a. 五百旗頭眞,《戰後日本外交史》終章 何謂戰後的日本外交? b. 磯前順一,《昭和‧平成精神史:「未結束的戰後」和「幸福的日本人」》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