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中軸覺察與正念:實作與文獻討論

113-1 開課異動
  • 流水號

    43672

  • 課號

    Psy5275

  • 課程識別碼

    227 U1760

  • 無分班

  • 3 學分
  • 選修

    心理學系 / 生命教育學分學程 / 心理學研究所

      選修
    • 心理學系

    • 生命教育學分學程

    • 心理學研究所

  • 連韻文
  • 請洽系所辦

  • 2 類加選

  • 修課總人數 72 人

    本校 64 人 + 外校 8 人

  • 領域專長

    森林療癒

  • 中文授課
  • NTU COOL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備註
    心理系, 心理所 初選不開放。時地自訂(分組)。 生命教育學程 初選不開放。時地自訂(分組)。生命教育學程認列選修課程。
  • 本校選課狀況

    已選上
    0/64
    外系已選上
    0/0
    剩餘名額
    0
    已登記
    0
  • 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技能、態度與知識三方面提升身心素養,為台大身心素養教育計畫中的基礎課程。學生將從學習覺察與鬆動身心習性的技能開始,逐步養成覺察與反思的習慣,並練習自我調節的方法,而能提升心理素質(彈性與韌性,感性與理性),建立主體性與存在感。 課程中教授「身心中軸覺察」(Body-Mind Axial Awareness, 簡稱BMAA) ,是由授課老師根據解構自禮樂傳統文化的古老身心智慧與運作原則,結合心理學研究與現今大學生身心需求所發展出的身心提升課程,是一種身心並重,動靜兼具的身心練習,也可視為一種深度自我探索與自我了解的方法。 BMAA練習帶領修習者回到身心合一,鬆動並反思身心的習性,而能增進身體與心理能動性,接近或體會傳統儒道所尊崇的中正平衡、內靜外敬的理想心靈狀態,因而也是一窺儒家與道家核心思想的體證進路,也與傳統醫術、武術、音樂、書法等身心運作原則相通。 此外,課程也設計各種落實所學的生活體驗活動,引導學習者反思生活的習性,建立愛自己與好好生活的態度與能力,也輔以相關文獻的閱讀與成效機制的討論,了解身心互相的影響,以及身體與情緒的關係。 ※實作分組 除了第一週導論外,其餘週次為小班實作課,分小組上課,每小班至多12人,本學期共開設六小班(可選週二、三、四與五789節、週四234節或週二晚上) ※本課程初選不開放,採授權碼加簽,請欲修課同學必須於113/8/25(日)23:00前進入以下連結,進一步了解導論課時地、實作課場地等資訊,並完成修課相關問題的填寫: https://forms.gle/NiJQckBjFQxKrfaVA ※完成填寫的同學會在開學前一週收到通知,第一堂導論課後可領取(超過名額則以抽籤決定)加簽授權碼。第一堂課未出席者視同放棄加簽權利。 *本課程適合: 1) 容易緊張想要學習放鬆或想要安頓身心者 2) 想以非藥物方法改善身心狀態者 2) 想要了解或提升自己 3) 想要探索存在意義或高階經驗者 3) 對傳統文化身心觀有體驗與探索興趣者 4) 對身體在心理治療的可能角色有興趣者 *本課程不適合: 1) 沒有動機改變自己身心現狀或探索新的可能性者 2) 因各種原因(例如修課太多或社團太過忙碌)而不能每天自我練習至少半小時者
  • 課程目標
    1) 提升修課者身體覺察、自我探索與調節能力,學習自我照顧與安頓身心的方法,強化身心素質與關鍵心理能力,進而能自我安頓、自我賦能與自我提升。 2) 透過文獻討論或體證分享,從科學與文化的角度理解身體對情緒與認知的影響。 3) 提升助人工作者深度自我探索的機會,並體會不同於西方主流的身心改變途徑。
  • 課程要求
    • 抱著開放與好奇的態度探索自己 • 沒有考試或檢核,從自己的狀態出發,以自己的速度前進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3小時
  • Office Hour

    每週課後或預約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心理學論文 -禮樂傳統最優意識經驗的進路:雅樂舞身心功效初探(連韻文等人,2019) 書籍文章 -「無感、有感到慎所感」,節錄自陳玉秀《雅樂舞與身心的鬱閼》,2011。
  • 參考書目
    呼吸靜觀成效相關科學文獻:思緒控制、認知彈性或減少憂思與負面情緒
  • 評量方式
    40%

    出席與參與

    ✓ 上課遲到或缺席累進失分。四次以上缺席無法獲得學分。請假請事前告知助教 ✓ 上課前場地清潔。輪值場佈請提早十分鐘到場,遲到或不到累計扣分 ✓ Week3~Week9七周中選擇六周,每周參與至少一次中午複習

    40%

    每週練習紀錄與反思

    ✓ 每週上課前一天晚上六點前上傳至google雲端文件 ✓ 缺交、遲交採累進扣分 ✓ 成績與記錄內容、練習時間以及個人收穫無關

    20%

    期末個人學習歷程檔案

    ✓ 包括期末心得(1500-2000字)、練習時間與改變、練習記錄精華、每週講義等裝訂成一冊個人學習檔案 ✓ 老師有視實際需要微調課程要求與佔分的彈性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課程進度
    9/1(日)第 1 週導論課
    第 2 週開始實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