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號
01008
課號
CHIN8013
課程識別碼
101 80210
- 班次 18
- 3 學分
必修
無授課對象
無授課對象
必修- 劉柏正
- 搜尋教師開設的課程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 一 7, 8, 9
普303
2 類加選
修課總人數 30 人
本校 30 人
無領域專長
- 中文授課
- NTU COOL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與基本素養關聯圖
- 備註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課程概述本課程以「詮釋與記憶」、「個人與社會」為主題,教授文學鑑賞與基礎的學術寫作。選用文本方面,主要採取配合主題之小說文本,另外則將配合課程需求,選擇部份電影文本、科普文章、學術論文作為討論對象,擴大同學的文學閱讀視野。 寫作指導方面,除四種寫作方法:描寫、敘述、說明、議論介紹外,另有學術摘要寫作練習(作業一)、電影文本分析(作業二)、期末小說文本分析(作業三)。藉由階段式的寫作練習,協助同學掌握批判性寫作的核心概念。 ※討論課須繳交期末報告的題目與前言,屬於期末報告的部份成果,不算入期末報告計分。但該次討論未參與,將扣期末總成績3分。
- 課程目標1. 通過各種代表性文本的精讀、解析及詮釋,加強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涵養。 2. 訓練學生分析與思辨的基本能力,培養轉化知識或經驗的論述和表達能力。 3. 藉由實作與討論,充實文類知識,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要點。 4. 講授學術寫作的原則,藉由階段性練習掌握學術論述思維與批判性寫作的能力。
- 課程要求1. 課前預習文本,作業勿直接傳抄、下載網路資料或抄襲。 2. 按時繳交書面作業、課堂積極參與討論。無故遲交者不予計分。 3.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4. 按時繳交作業與報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課堂指定閱讀】 每週文本請見課程進度所列。 【期末報告指定書目:教師提供書目】 期末報告可從以下書單中選擇「至少一篇」的「短篇小說」,參閱本學期教導之分析方式,撰寫一篇合乎基本規範的學術論文。文長至少4000字。 1. 吳曉樂:《妳的孩子不是妳的孩子》,臺北,網路與書出版,2014年。 2. 黃崇凱:《文藝春秋》,臺北:衛城出版,2017年。 3. 吳明益:《苦雨之地》,臺北:新經典文化,2019年。 4. 賴香吟:《島》,臺北:聯合文學,2022年。 5. 胡淑雯、童偉格編《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臺北:春山,2020年。 【期末報告指定書目:同學自選書目原則】 以臺灣2000年以後出版之短篇小說(至少一篇)為對象,參閱本學期教導之分析方式,撰寫一篇合乎基本規範的學術論文。文長至少4000字。同學自選之「短篇小說」或「散文」規範如下,各項條件皆須符合: 1. 作者為台灣人(或長居台灣之外籍人士亦可),亦可選擇旅外台灣作家之作品。 2. 作品本身以華文書寫為主,其他語言作品須有華文翻譯,方可選用。 3. 「出版」意謂已經出版成書,如是參加各級政府單位、學校機構舉辦之文學獎作品,未出版者不得選用。 4. 2000年後出版,以「初版」為限,如初次出版於2000年以前,但於2000年後再版者,不得選用。
- 參考書目1. 蔡柏盈:《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2. 劉承慧、王萬儀主編:《大學中文教程:學院報告寫作》,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 傑克.哈特:《敘事弧:普立茲獎評審教你寫出叫好又叫座的採訪報導》,台北:遠足文化,2018。 4. 威廉.金瑟:《非虛構寫作指南:從構思、下筆到寫出風格,橫跨兩世紀,影響百萬人的寫作聖經》,台北,臉譜,2018。 5. 戶田山和久:《論文教室:從課堂報告到畢業論文》,台北:游擊文化,2019。 6. 郭珮宜主編:《芭樂人類學》,台北:左岸文化,2015。 7. 趙恩潔、林浩立主編:《芭樂人類學2:異溫層迷航記》,台北:左岸文化,2021。 8. 范銘如:《書評職人:失憶時代的點書》,台北:聯合文學,2019。
- 評量方式
15% 作業1:學術論文摘要撰寫
25% 作業2:電影文本評述(2000字以上)
30% 作業3:完整的期末書面報告
5% 口頭簡報
10% 出席率
出席率佔10%,全勤為滿分,採遞減制,無故缺席按比例扣除分數,超過上課時間20分鐘未進教室,視同缺席。請假超過全學期1/3(5堂課),亦按比例扣除分數。
15% 討論參與度
討論參與度佔15%,全學期無發言、討論、提問者為0分。採得分制,每次針對課程內容之導讀、發言、提問皆按照一定比例得分,發言紀錄可在課堂line群中確認。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 說明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 課程進度
2/17第 1 週 2/17 課程說明、作業撰寫格式教學運用說明 閱讀文本: (1)戶田山和久著,林宗德譯:《論文教室:從課堂報告到畢業論文》(臺北:游擊文化,2019年),頁17-20。 (2)(美)凱薩琳.安.波特 (Katherine Anne Poter):〈魔法〉。 2/24第 2 週 2/24 導論I:敘事、分析與評述 主題:描寫、敘述、說明、議論 閱讀文本:龔卓軍:〈深山大海中的靈魂同步與互換:狩獵文化與當代爭議〉,《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臺北:聯經,2022),頁196-209。 3/03第 3 週 3/03 導論II:邏輯、推理與論辯 主題:摘要教學 閱讀文本:趙恩潔:〈擁抱你的口音:西語嘲仿、阮月嬌與新台灣〉,收入趙恩潔、林浩立主編:《芭樂人類學2:異溫層迷航記》(臺北:左岸文化,2021),頁427-436。 【作業1】摘要寫作練習 3/10第 4 週 3/10 主題:從家庭出發 寫作指導:現象觀察與提問 閱讀文本:李金蓮:〈暗路〉、〈家庭劇場〉,《暗路》(臺北:九歌,2023)。 3/17第 5 週 3/17 主題:The Human Condition 寫作指導:現象觀察與提問 閱讀文本:〔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 3/24第 6 週 3/24 文學評述:影視文本的分析 觀看影片:Sidney Lumet:《十二怒漢》(1957,96min) 【作業2】以電影文本為對象,撰寫2000字的「分析評論」。文章須自訂題目,不能僅有「評XXX」而已,且必須引述一篇電影相關研究之論文。 電影片單如下,自選一部觀看撰寫: 1. 萬仁:《超級大國民》(1994,121min)。 2. Dennis Gansel:《惡魔教室》(2008,107min)。 3. 楊宇碩:《正義辯護人》(2013,127min)。 ※作業2撰寫提醒:不是觀影心得,情節介紹務求簡潔,可以聚焦於電影中一個角色、一段情節、一個鏡頭,進行由小觀大的評論。 ※4/20【作業2】繳交截止 3/31第 7 週 3/31 演講:李金蓮(地點為文學院演講廳)。 4/07第 8 週 4/07 期中考週:【作業2】指導 ※4/20【作業2】繳交截止 4/14第 9 週 4/14 主題:矛盾提問 寫作指導:問題意識的形成 閱讀文本: (1)舞鶴:〈調查:敘述〉,《悲傷》(臺北:麥田,2019年),頁130-150。 (2)鄭伊廷:〈重構二二八的困境與自覺—舞鶴的〈調查:敘述〉〉,《臺灣文學評論》第9卷第2期(2009年4月),頁130-148。 4/21第 10 週 4/21 主題:隱藏的祕密 寫作指導:前言與大綱教學 閱讀文本:郭松棻:〈月印〉,收入胡淑雯、童偉格主編:《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臺北:春山,2020年),頁27-125。 4/28第 11 週 4/28 期末報告的問題意識(討論課與寫作指導) ※本次討論未參與者,期末【總成績】扣3分。 5/05第 12 週 5/05 期末報告的問題意識(討論課與寫作指導) ※本次討論未參與者,期末【總成績】扣3分。 ※5/09停修申請截止 5/12第 13 週 5/12 主題:記憶與現實的交錯 寫作指導:推論的原則與寫作 閱讀文本:李渝:〈夜琴〉,收入胡淑雯、童偉格編《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臺北:春山,2020年),頁351-380。 5/19第 14 週 5/19 期末報告口頭發表(每人8-10分鐘,開學後視選課人數而定) 5/26第 15 週 5/26 期末報告口頭發表(每人8-10分鐘,開學後視選課人數而定) 6/02第 16 週 6/02 期末考週,繳交期末報告至6/10止 ※6/16教師繳交學期成績截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