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文:文學鑑賞與寫作(二)

113-2 開課
  • 備註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1.課程內容:本課程對現代華文小說領域做主題性介紹與作品選讀,主題可概述為「自我與他者」和「編創與展演」兩大範疇。在歷時性的小說發展脈絡之外,提醒學生以主題性的方式重點認識各時期、各地區小說發展的面貌與時代意義,期許學生在認識作家、作品的同時,進一步對作品展開情境式的理解與討論,建立動態的文學閱讀概念,進而掌握思辯與表述能力。選讀作品包括台灣、中國、新馬、香港、北美等地區華文小說,兼及其他類型文本。單元設計包括「城市、鄉土與記憶」、「身體與文化想像」、「類型與改寫」等。 2.教學特色:本課程選擇不同的文學作品與類型進行細讀,同時透過「主題意識的形成」、「分析與思辯」、「對話與論述」三個層面的引導,掌握分析、詮釋與思辯的寫作要旨,透過充分討論與系統性的寫作練習,增進學生思考及表達能力。 課程將視實際授課狀況做必要調整。
  • 課程目標
    1. 通過各種代表性文本的精讀、解析及詮釋,加強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涵養。 2. 訓練學生分析與思辨的基本能力,培養轉化知識或經驗的論述和表達能力。 3. 藉由實作與討論,充實文類知識,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要點。 4. 以議題為導向,充實文體知識,使學生熟習各類文篇之主題類型、篇章結構與修辭方法。
  • 課程要求
    (一)本課程將自編講義及推薦若干參考書籍,修課同學在開學期間自行購買。 (二) 小說務必課前預習,個人作業必須自行完成,勿直接傳抄、下載網路資料或抄襲。否則不予計分。 (三) 每學期需繳交書面作業及個人口頭報告。無特殊理由而遲交者不予計分。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電郵約定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自編講義
  • 參考書目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愛德華.摩根.佛斯特,《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 》,台北:商周,2009。 王安憶,《小說家的13堂課 》,台北:印刻出版社,2007。 大江健三郎,《小說的方法》,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朱天心,《我記得》,台北:聯合文學,2001。 劉慈欣,《鏡子》,北京:中國工人,2015。 萬瑪才旦,《塔洛》,廣州:花城出版社,2016。 韓麗珠,《風箏家族》,台北:聯合文學,2008。 向鴻全,《台灣科幻小說選》,台北:二魚,2003。 董啟章,《衣魚簡史》,台北:聯合文學,2001。 鍾玲,《生死冤家》,台北:洪範,1992。 徐皓峰,《刀背藏身》,北京:人民文學,2013。 劉以鬯,《多雲有雨》,香港:三聯,2003。 劉苑如、高桂惠編,《歷代短篇小說選注》,台北:里仁出版社,2003。
  • 評量方式
    15%

    作業一

    15%

    作業二

    10%

    作業三

    45%

    期末考

    10%

    課堂表現

    隨堂報告

    5%

    出席率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說明
    上課形式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 課程進度
    2/20第 1 週課程說明
    2/27第 2 週【寫作訓練】主題意識的形成 「城市、鄉土與記憶」:朱天心小說選讀
    3/06第 3 週「城市、鄉土與記憶」:董啟章小說選讀
    3/13第 4 週「城市、鄉土與記憶」:嚴歌苓、萬瑪才旦小說選讀
    3/20第 5 週【寫作訓練】分析與思辨 「身體與文化想像」:韓麗珠小說選讀
    3/27第 6 週寫作指導
    4/03第 7 週放假
    4/10第 8 週講座
    4/17第 9 週「身體與文化想像」:閻連科小說選讀
    4/24第 10 週寫作指導
    5/01第 11 週「身體與文化想像」:黃錦樹小說選讀
    5/08第 12 週【寫作訓練】對話與論述 科幻、武俠---韓松、余華小說選讀
    5/15第 13 週「類型與改寫」:志怪---明話本、鍾玲小說選讀
    5/22第 14 週「類型與改寫」:神魔---明話本、劉以鬯小說選讀
    5/29第 15 週寫作指導
    6/06第 16 週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