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文:文學鑑賞與寫作(二)

113-2 開課
  • 備註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本學期課程以科幻小說選讀為主,涵蓋「奇幻與創造」、「個人與社會」、「自我與他者」等主題,按所選文本劃分為「命運與抉擇」、「個人與社會」、「人與非人」三大單元,藉由文本細讀與討論,引導同學認識科幻小說的文類特質與相關概念。其次,藉由文本所關注的議題與延伸思考,思考科幻想像與當下現實的關聯性,理解科幻小說的敘事功能與意義。每週課程皆包括文本閱讀(搭配課堂學習單)、課堂討論與口頭發表,並透過寫作引導與書面習作,藉以深化同學的中文思辨與表達能力。 *課程內容與評量方式如有異動,以課堂正式公告為準。
  • 課程目標
    (1)通過各種代表性文本的精讀、解析及詮釋,加強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涵養。 (2)訓練學生分析與思辨的基本能力,培養轉化知識或經驗的論述和表達能力。 (3)藉由實作與討論,充實文類知識,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要點。 (4)藉由小組活動的分工合作,訓練學生溝通、表達、互助、協調的基本能力。
  • 課程要求
    1.學生須於課前閱讀指定文本,本課程有一定閱讀份量,不喜預習或閱讀者,請審慎考慮。 2.本課程有分組討論與小組報告,每位同學皆會有上台發表之機會。 3. 上課期間請勿滑手機,勸導不聽者,酌扣平時成績。 4. 個人作業必須自行完成,嚴禁抄襲、剪貼網路資料或直接使用AI撰寫(不應未經思考、修訂或查證內容正確性而直接以AI產出之內容作為最終成果),勸導不聽者,視情節嚴重程度扣分或以零分計算。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2
  • Office Hour

    請寫email與教師約時間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提供電子檔,請同學自行下載、列印。
  • 參考書目
    王德威,《可畏的想像力》,台北:麥田出版社,2023。 平路,《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向鴻全,《台灣科幻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3。 林新惠,《瑕疵人形》,台北:時報出版社,2020。 郝景芳,《孤獨深處》,台北:遠流出版社,2016。 劉宇昆,《摺紙動物園》,台北:新經典文化,2018。 劉慈欣,《流浪地球:劉慈欣中篇小說選》,香港:香港中和出版社,2019。
  • 評量方式
    15%

    出席

    含加退選週,缺席/請假兩次以內不扣分;從第三次起,每次扣2分;第五次起,學期總成績以不及格計算。遲到者視情況斟酌扣分。16週皆全勤無遲到者,可拿16分。

    10%

    課堂表現

    含學習態度、課堂討論、發言與互動。

    20%

    課堂學習單

    配合各週指定閱讀出題,共計10週,取7週最高成績計算平均(缺席/請假當週以0分計算)。學習單撰寫時間有限,請務必預習各週指定閱讀。

    30%

    平時作業

    配合三次寫作引導,共三份(其中一份配合「探索與書寫」活動),每份佔分10%。

    25%

    小組期末成果

    科幻故事延伸創作。搭配PPT(可使用AI繪圖),於課堂口頭說故事。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說明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 課程進度
    2/20第 1 週課程說明與導論
    2/27第 2 週【命運與抉擇】倪匡〈遠航〉
    3/06第 3 週【命運與抉擇】劉慈欣〈流浪地球〉
    3/13第 4 週寫作引導(一):問題意識的形成
    3/20第 5 週【個人與社會】黃凡〈皮哥的三號酒杯〉
    3/27第 6 週【個人與社會】郝景芳〈北京摺疊〉 *繳交第一份寫作作業
    4/03第 7 週清明連假
    4/10第 8 週寫作引導(二):分析與思辨
    4/17第 9 週期末小組成果籌備與討論(缺席者加重扣分)
    4/24第 10 週【人與非人】平路〈人工智慧紀事〉
    5/01第 11 週電影欣賞與討論 *繳交第二份寫作作業
    5/08第 12 週寫作引導(三):對話與論述
    5/15第 13 週【人與非人】林新惠〈剝落〉
    5/22第 14 週【人與非人】劉宇昆〈狩獵順利〉 *繳交第三份寫作作業
    5/29第 15 週【人與非人】陳楸帆〈巴鱗〉
    6/5第 16 週期末小組成果發表與課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