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號
01021
課號
CHIN8013
課程識別碼
101 80210
- 班次 31
- 3 學分
必修
無授課對象
無授課對象
必修- 佘筠珺
- 搜尋教師開設的課程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 一 3, 4, 5
普302
2 類加選
修課總人數 30 人
本校 30 人
無領域專長
- 中文授課
- NTU COOL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與基本素養關聯圖
- 備註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課程概述本課程為李杜詩選讀,以盛唐詩人李白、杜甫為主,討論二位風格獨具的詩人,在唐代詩歌主題、形式上的拓展。李白詩選讀以主題貫串,呈現其詩歌豐富多元的面貌;杜甫詩則依詩人編年行跡進行閱讀,領略詩人的生命歷程以及平生關懷所在。課程同時將就李、杜詩中的安史之亂,討論詩人如何書寫戰亂經驗,並觸及唐代科舉、干謁文化,以及長安的里坊制度、曲江春宴等都城經驗。此外,也將參讀歷代對於李、杜詩的相關評論,認識李、杜詩在詩歌發展史上的影響力。
- 課程目標1. 通過各種代表性文本的精讀、解析及詮釋,加強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涵養。 2. 以議題為導向,充實文體知識,使學生熟習各類文篇之主題類型、篇章結構與修辭方法。 3. 訓練學生邏輯推理、議題分析的基本技能,熟悉轉化知識或日常經驗的論述和表達能力。 4. 藉由實作與討論,使學生能逐步掌握議論、說明、描寫、敘事或抒情等各種類型的寫作要點。
- 課程要求一、課堂分組討論李白、杜甫詩文本內容 二、書寫12次札記,針對提問,表達看法和感受 三、依據引導方向,撰寫「紀錄片」影評 四、製作自己感興趣的主題youtube 其他規定: 1.缺席(含請假)三次未到即無法取得學分 2.用AI寫作成績最高為A-(含以下),抄襲零分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 指定閱讀上課用書: 郁賢皓、封野編著:《李杜詩選》,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自行閱讀: 美.哈金:《通天之路:李白》,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
- 參考書目一、李白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劉曉虹、付艷霞:《李白詩選(編年)》,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 詹瑛校注:《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 安旗、薛天緯、閻琦、房日晰箋注:《李白全集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安旗著:《李白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施逢雨:《李白詩歌藝術成就》,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房日晰:《李白詩歌藝術論》,陝西:三秦出版社,1993年。 《李白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劉維崇:《李白評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日.松浦友久著,劉維治譯:《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日.松浦友久著,劉維治等譯:《李白的客寓意識及其詩思—李白評傳》,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葛景春著:《李白研究管窺》,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周勛初著:《李白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二、杜甫 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方瑜:《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1985年。 陳貽焮:《杜甫評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呂正惠:《杜甫與六朝詩人》,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劉開揚:《杜甫》,臺北:國文天地,1991年。 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歐麗娟:《杜詩意象論》,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胡可先:《杜詩學引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 黃奕珍:《杜甫自秦入蜀詩歌析評》,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莫礪鋒:《杜甫詩歌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杜甫詩》,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陳岸峰:《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 三、唐代詩歌、歷史與文化 胡可先:《政治興變與唐詩演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年。 美.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盛唐詩》,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方震華:《權力結構與文化認同:唐宋之際的文武關係(875-106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 馮立君:《唐朝與東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
- 評量方式
50% 每週札記
25% 紀錄片影評
25% 主題式youtube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 說明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 課程進度
2/17第 1 週 2/17 導論、開學自我介紹及分組 李白詩選讀:政治抒情詩 〈南陵別兒童入京〉、〈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玉壺吟〉;附錄:李白自薦文:〈上安州裴長史書〉 2/24第 2 週 2/24 李白詩選讀:奇幻與仙隱 〈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望廬山瀑布〉、〈山中答俗人〉、〈山中與幽人對酌〉 3/3第 3 週 3/3 吳佳鴻演講:〈差異與重述:港台紀錄片中的技術及藝術〉 3/10第 4 週 3/10 李白詩選讀:任俠、憂國、遭讒、不遇 〈古風其二十四〉(大車揚飛塵)、〈行路難〉、〈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將進酒〉 3/17第 5 週 3/17 李白詩選讀:離別與思鄉 〈渡荊門送別〉、〈金陵酒肆留別〉、〈江夏別宋之悌〉 李白詩選讀:明月與相思 〈玉階怨〉、〈宮中行樂詞〉(小小生金屋)、〈烏夜啼〉、〈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長相思〉、〈把酒問月〉、〈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 3/24第 6 週 3/24 李白詩選讀:覽古憶往.登山臨水 〈烏棲曲〉、〈越中覽古〉、〈蘇臺覽古〉、〈夜泊牛渚懷古〉。〈東魯門泛舟〉、〈獨坐敬亭山〉、〈上三峽〉、〈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 李白詩選讀:戰爭詩 〈古風其三十四〉(羽檄如流星)、〈北風行〉、〈古風其十九〉(西上蓮花山)、〈永王東巡歌〉其二、其十一、〈梁甫吟〉、〈臨路歌〉 3/31第 7 週 3/31 李白與杜甫 〈飲中八仙歌〉 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 杜甫〈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不見〉 4/7第 8 週 4/7 期中考溫書假 4/14第 9 週 4/14 杜甫生平概說 杜甫詩選讀:漫遊齊趙時期(731-745,20歲-34歲) 〈望嶽〉、〈房兵曹胡馬〉、〈畫鷹〉 4/21第 10 週 4/21 杜甫詩選讀:長安時期(746-755,35歲-44歲)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兵車行〉、〈麗人行〉 杜甫詩選讀:長安時期(746-755,35歲-44歲) 〈醉時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4/28第 11 週 4/28 杜甫詩選讀:身陷長安及任左拾遺時期 (756-758,45歲-47歲) 〈悲陳陶〉、〈春望〉、〈哀江頭〉、〈喜達行在所〉、〈羌村〉三首、〈春宿左省〉 杜甫詩選讀:長安最後一個春天 5/5第 12 週 5/5 杜甫詩選讀:三吏三別 〈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杜甫詩選讀:由秦州至同谷再入成都時期(760-763,49-52歲) 〈月夜憶舍弟〉、〈堂成〉、〈江村〉、〈南鄰〉、〈狂夫〉、〈蜀相〉 5/12第 13 週 5/12 杜甫詩選讀:成都、夔州時期(763-770,52歲-59歲)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旅夜書懷〉、〈秋興八首〉其四、〈登高〉、〈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5/19第 14 週 5/19 期末呈現(YOUTUBE) 5/26第 15 週 5/26 期末呈現(YOUTUBE) 6/2第 16 週 6/2 期末考溫書假(於17週國文期末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