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文:文化思想與寫作(二)

113-2 開課
  • 備註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本課程「大學國文:文化思想與寫作(二)」,課程內容包含文化經典閱讀以及寫作訓練兩部分。 文化經典閱讀部分,乃以《世說新語》為主要文本,輔以漢末魏晉時期的相關詩文與著作。漢末士人面對帝國的崩解,經歷了各種的災禍、險惡與現實,但對未來仍懷抱希望,不管身處哪一陣營、擔任何種角色,多能展現其強韌的性格與生命力,此即後世所盛稱的「漢魏風骨」。至魏晉時期,離散的社會由這些具有人格力的士人所重新凝聚,而有了正始名士、竹林名士與中興名士等各領風騷,這些名士所表現出的言行與風格,則被譽為「魏晉風流」。漢晉時期的人物與言行,在《世說新語》中保留得最為完整,共記載了六百餘位人物、上千條嘉言軼事,值得細細品味,本課程擬藉由主題式的討論,帶領同學進入漢晉士人的歷史與精神世界。 寫作訓練部分,乃結合文化經典閱讀,以提升同學的敘事能力。藉由歷史背景的理解,學習如何對事件進行敘事。藉由對特定人物之行為與心理進行分析,掌握人物側寫與描摹的能力。並學習將此敘事能力,與自身的生活成長經驗互相結合,進行自我敘事(自傳)的書寫。
  • 課程目標
    1. 通過經典文本的閱讀、理解及詮釋,加強學生的思辨能力與人文素養。 2. 以主題為導向,帶領學生認識漢晉時期的歷史文化背景、感受不同人格典型的魅力,並從文本中所蘊藏的智慧、體驗更多的人情與世故。 3. 藉由實作與討論,使學生能逐步掌握敘事、描寫、議論等幾種主要類型的寫作要點。 4. 訓練學生文本解讀、邏輯推理、議題分析的基本技能,熟悉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論述和表達之能力。
  • 課程要求
    本學期將有三份寫作作業。第一份作業為史料閱讀,如何將較為浩瀚的文字,進行刪節、濃縮與整理,並以較流暢的敘事筆法進行表述。第二份作業為人物描寫,通過史傳、詩文、世說等材料之多元閱讀,以掌握特定漢晉人物的生命史與心理史,並以較細緻的角度對其進行描摹與側寫(此部分亦會搭配劉劭在《人物志》中所提出的觀人之法介紹)。第三份作業,乃在同學前兩份作業的敘事力學習基礎上,引導同學觀察自身的生命史,通過書寫增加對自我的認識與理解,並完成較成熟的自傳書寫。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范曄,《後漢書‧黨錮列傳》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文史哲出版社
  • 參考書目
    文本注譯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華正書局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正文書局 劉正浩,《新譯世說新語》,三民書局 魏晉士人文化 《魏晉思想》甲乙編五種,里仁(收錄:賀昌群《魏晉清談思想初論》、容肇祖《魏晉的自然主義》、劉大杰《魏晉思想論》、湯用彤著《魏晉玄學論稿》、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袁行霈《魏晉玄學中的言意之辨與中國古斂文藝理論》)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健,《六朝名士》,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何啟民,《竹林七賢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研究》,天津:南開大學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葆炫,《玄學通論》,五南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唐翼明,《魏晉文學與玄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里仁
  • 評量方式
    20%

    作業

    40%

    期中考

    40%

    期末考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說明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上課形式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 課程進度
    2/17第 1 週漢末政治文化興起的背景
    2/24第 2 週黨錮之禍的肇生與影響
    3/3第 3 週黨錮人物之典型:范滂
    3/10第 4 週陳蕃、李膺與東漢交友文化
    3/17第 5 週後黨錮時代與清議文化的結束
    3/24第 6 週英雄的時代(上)
    3/31第 7 週英雄的時代(下)
    4/7第 8 週九品中正制與勢族的興起
    4/14第 9 週期中考
    4/21第 10 週山濤、吏部與人物品鑑技術
    4/28第 11 週嵇康與鍾會(上)
    5/5第 12 週嵇康與鍾會(下)
    5/12第 13 週阮籍與任誕之風的興起
    5/19第 14 週清談與魏晉風流
    5/26第 15 週世說新語中的女性:賢媛的發現
    6/2第 16 週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