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文:文化思想與寫作(二)

113-2 開課
  • 備註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本課程授課的內容,以唐宋八大家的古文為主。雖然這八位人物的姓名,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如何更深入地理解他們的寫作技巧,並且領略他們所傳達的思想靈光,是這門課程的主要任務。本學期授課的重心在「文」與「道」兩個層面,前者關注他們所使用的表現手法,後者探討他們所呈現的義理內涵。同時,如何應用他們的長處在自己的文章之中,也是本學期討論和練習的焦點。 因此,本學期的課程,在寫作訓練上,分為三個階段。1-5週:主題意識的形成(寫作指導); 6-10週:分析與思辯(寫作指導);11-16週:對話與論述(寫作指導)。
  • 課程目標
    1.透過討論與寫作,增進學生思考及語文表達能力。 2.通過經典文本的解讀,使學生熟悉人文思維程序,並深度了解中國的人文傳統。 首先,經由唐宋八大家作品的選讀,使學生對中國的人文傳統有深一層的認識。其次,經由對經典性文獻的研討分析過程,使學生熟悉人文思維的程序與方法。最後,經由口頭討論與寫作練習,一方面增長學生的思考以及表達能力,一方面促進學生對一己生命的自覺,而導向成熟人生觀的建立。
  • 課程要求
    1. 上課請勿遲到、曠課。 2. 請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3. 分組報告 (1)為了訓練各位的簡報能力,本學期分組報告,採取一篇文章,由兩組報告,每組十五分鐘,嚴格限制時間。然後由同學進行評分。 (2)每組口頭報告的內容,請從唐宋作家的散文議題中,延伸至現代社會的人生經驗與價值反省,找出一個你們這組認為最核心的主題,進行報告。可以由另編戲劇表現,或是報告同類型的動畫、電影、或現代文學作品。請不要分析課文內容,而是從課文內容找到問題,並提出屬於你們自己的觀點,以及表達的素材。 3. 作文三篇,請準時繳交,逾期者將酌扣分數。嚴禁抄襲,抄襲以零分計算。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請以email約定時間

  •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 參考書目
    1. 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 羅聯添:《韓柳文析論綱要暨研究資料》。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11。 3. 方介:《韓柳新論》。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9。 4. 胡楚生:《韓柳文新探》。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0。 5. 林紓:《韓柳文研究法》。北市:廣文書局,1980。 6. 陳幼石:《韓柳歐蘇古文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7. 張健:《歐陽修之詩文及文學評論》。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8. 王更生:《歐陽修散文研讀》。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 9. 魏王妙櫻:《曾鞏文學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07。 10. 劉成國:《變革中的文人與文學:王安石生平與創作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1。 11. 曾棗莊:《三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 12. 陳雄勳:《三蘇及其散文之研究》。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1。
  • 評量方式
    40%

    期末考

    20%

    分組報告

    30%

    作文三篇

    各篇作文10%

    10%

    平時成績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說明
    上課形式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 課程進度
    2/18第 1 週課程大綱講解,唐宋散文概說
    2/25第 2 週韓愈-答李翊書
    3/4第 3 週韓愈-毛穎傳
    3/11第 4 週寫作技巧講解與實作(第一篇作文)
    3/18第 5 週柳宗元-答友人論學書
    3/25第 6 週柳宗元-蝜蝂傳、李赤傳、宋清傳、哀溺文序、河間傳(報告一)
    4/1第 7 週演講
    4/8第 8 週歐陽修-朋黨論(報告二)
    4/15第 9 週繳交第二次作文。王安石-伯夷、韓愈-伯夷頌魯迅-采薇(報告三)
    4/22第 10 週蘇洵--祭亡妻文(報告四)
    4/29第 11 週蘇軾-後赤壁賦
    5/6第 12 週蘇軾-賈誼論(報告五)
    5/13第 13 週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與謝民師推官書(報告六)
    5/20第 14 週蘇轍-東軒記(報告七)
    5/27第 15 週蘇轍-九曲武昌亭記(報告八)
    6/3第 16 週期末考試,繳交第三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