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號
01043
課號
CHIN8017
課程識別碼
101 80230
- 班次 13
- 3 學分
必修
無授課對象
無授課對象
必修- 陳志信
- 搜尋教師開設的課程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cchsin@ntu.edu.tw
- 四 7, 8, 9
普502
2 類加選
修課總人數 22 人
本校 22 人
無領域專長
- 中文授課
- NTU COOL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與基本素養關聯圖
- 備註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課程概述本課程歸屬的大學國文主題為:「詮釋與記憶(非虛構寫作、社會關懷、公平正義)」、「個人與社會(歷史寫作、歷史記憶、思想概念)」 本課程屬於「閱讀與寫作」領域,旨在培訓大學生撰寫學術論文的能力。課程伊始,我們先依序簡說關於大學書寫的幾個專題:「敘事、分析與評述」、「邏輯、推理與論辯」以及「文學寫作vs應用寫作」,緊接著,我們將聚焦學術論文寫作,擬透過數次「觀摩→擬寫」的訓練,讓學生逐步熟悉提出和論證學術議題的流程。課程進度與內容約為: 一、學術研究概說:因果律的發掘和證成vs.套用因果律的習作。 二、學術研究相關知識講解(若問題意識、概念和命題等),論文格式的介紹。 三、學術理論引介:本學期擬依序導讀葛蘭西(Antono Gramsci)的「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薩依德(Edward Wadie Said)的「論述形式」(discourseive formation),以及「投射式的奇觀」(projective grandeur)、「歸功(歸屬)」(ascriptions)的諸論述,再選擇適當的文學文本習作論文。 四、「觀摩→擬寫」訓練:包括「纂寫資料長編」、「擬定論文大綱」、「申論練習」及「論文實作」等;所有作業計6次,再加1次「探索與書寫」單元作業。
- 課程目標(1)通過各種代表性文本的精讀、解析及詮釋,加強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涵養。 (2)訓練學生分析與思辨的基本能力,培養轉化知識或經驗的論述和表達能力。 (3)藉由實作與討論,充實文類知識,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要點。 (4)了解學術研究的意義,掌握提出學術議題並論證之的能力。
- 課程要求務必出席擬寫練習的課堂。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有需要可於課間約面談時間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 參考書目隨課堂進度補充。
- 評量方式
85% 論文相關習作(含3次論文+3次資料長編)
15% 探索與書寫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 說明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 課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