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文:初階語文下

113-2 開課
  • 備註
    初選不開放。
  • 修課限制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課程名稱副標題:認識台灣。本課程分上、下學期授課,教材為各類文本,希望培養學生對作品理解、分析、思辨的能力,並且逐步提昇寫作技巧。上課過程除了教師教授以外,常進行討論、學生輪流上台報告,希望培養學生完整聽、說、讀、寫能力。
  • 課程目標
    1. 通過各種代表性文本的精讀、解析及詮釋,加強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涵養。 2. 訓練學生分析與思辨的基本能力,培養轉化知識或經驗的論述和表達能力。 3. 藉由實作與討論,充實文類知識,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要點。
  • 課程要求
    一、本課程重視學生出席率及準時到課、課堂討論。缺席達上課時間三分之一,無法獲得本學期學分。 二、準時繳交作業,晚一週扣成績10分,晚二週請勿繳交。 三、為達到書寫練習之教學目標,除了特別規定之外,作業基本以手寫稿繳交,嚴禁抄襲,違反者其學期成績將受到極大影響。 四、本課程教學內容及進度,將因應學生能力、學習狀況,作適當調整。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3
  • Office Hour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 參考書目
    季旭昇:《漢字說清楚》,臺北:商周出版社,2007 李明璁:《時代迴音》,,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余光中:《余光中精選集》,臺北:九歌出版社,2010 褚士瑩:《美食魂:全世界都是我的餐桌》,大田,2016。
  • 評量方式
    50%

    上課參與

    包含出席、發言、討論……

    30%

    作業(含上台報告)

    20%

    期末報告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課程進度
    2/19第 1 週曾齡儀〈從沙茶醬追溯臺灣特殊飲食味道的緣起〉
    2/26第 2 週好奇心日報〈據說中國菜在美國很流行,但他們吃的到底都是些什麼?〉
    3/05第 3 週惜音〈亞馬遜職場進行式:用心工作用心玩,兩年來我從不加班〉
    3/12第 4 週吳妍〈男女聯誼條件差超多 網酸:真真實實的物化男性〉
    3/19第 5 週楊絜茹〈香港、中國、韓國,何處是我家──在香港我所遇見的「第三文化小孩」〉
    3/26第 6 週陳洸銘〈鞭刑是對嚴刑制度的嚮往?新馬的實踐概況〉
    4/02第 7 週何漢昇〈「中文」是大馬華人的共同語言,但他們對「中國」卻有不同看法〉
    4/09第 8 週Miaochun L. 〈為什麼同樣的履歷,在台灣叫不穩定,到歐洲卻被視為經驗豐富?〉
    4/16第 9 週賴宜欣〈修法拿掉「懲戒」二字,政府不讓父母管小孩?各國又是怎麼做?〉
    4/23第 10 週顏孝真〈自然、海洋與學習:東西方教育的不同態度〉
    4/30第 11 週孔德朗〈我的「反送中」運動,與我的「親中派」父親〉
    5/07第 12 週聯合報〈沒砸重金考不上?東大生揭露高學歷背後殘酷現實 家庭年收200萬是平均值〉
    5/14第 13 週期末報告
    5/21第 14 週期末報告
    5/28第 15 週期末報告
    6/4第 16 週期末綜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