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號
01065
課號
CHIN1084
課程識別碼
101 81012
- 班次 02
- 3 學分
必帶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必帶- 張素卿
- 搜尋教師開設的課程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suching@ntu.edu.tw
- 文學院 2 樓 中國文學系14研究室
02-33664028
- 本人專研《左傳》、《史記》以及先秦兩漢敘事,著有《左傳稱詩研究》、《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與《清代漢學與左傳學──從古義到新疏的脈絡》等專書,主編《清代漢學與新疏》論文集。又,與方介教授等共同編注《歷代散文選注》,與李偉泰教授等共同編注《史記選讀》。2016年、2019年曾以訪問學者(外國人研究員)身分至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短期研究。
- 一 7, 8, 9
文16
2 類加選
修課總人數 35 人
本校 35 人
無領域專長
- 中文授課
- NTU COOL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備註
- 修課限制
- 本課程有 1 個先修科目規定
限學號雙號 且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課程概述所屬領域:文化思想 課程名稱副標題:先秦兩漢文選 先秦與兩漢是中國文學史的重要階段,無論文體或題材都有發源之意義。本學期課程將就神話、寓言、史傳敘事與諸子論說,選讀《尚書》、《左傳》、《國語》、《國策》與《墨子》、《孟子》、《韓非子》等名著之佳作,了解文學之始源,探索古人之行事與思維。 本學期以先秦諸子及兩漢論說文為主。
- 課程目標1.藉由實作與討論,使學生逐步掌握議論、說明、描寫、敘事或抒情等各種類型的寫作要點。 2.訓練學生邏輯推理、議題分析的基本技能,熟悉轉化知識或日常經驗的論述和表達能力。 3.通過各種代表性文本的精讀、解析及詮釋,加強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涵養。
- 課程要求備妥指定教材,專心聽講並積極參與討論。 部分課程內容將由學生分組討論,然後在課堂上報告。 書面報告或劄記2-3篇。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3-5小時
- Office Hour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自編講義
- 參考書目中文系編:《先秦兩漢文選》。 方介等編注:《歷代散文選》(上冊),台北:里仁。 李偉泰等編注:《史記選讀》,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馮契主編:《中國歷代哲學文選》,上海:上海古籍。 陳榮捷編著、楊儒賓等譯:《中國哲學文獻選編》,台北:巨流。 孫詒讓詁:《墨子閒詁》,北京:中華。 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北京:中華。 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華。 陳奇猷集釋:《韓非子集釋》,台北:莊嚴。
- 評量方式
35% 分組討論與報告
1.第一周分組並選定報告主題與篇章 2.分組討論2次 3.分組輪流上臺口頭報告1次 4.每人個別撰寫書面報告1篇(4月21日交)20%
20% 史記讀書報告1篇
指定閱讀:〈魏公子列傳〉與〈廉頗藺相如列傳〉 A 自訂主標題 B 融會貫通兩篇列傳,訂定各節子題(前言、結語之外,至少三節),循序析論; C字數:約3000-5000字 D繳交日期:3月17日
10% 平時成績
1.出席情形 2.上課發言參與討論之表現, 主動提問或發言者加分鼓勵
35% 筆試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 說明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 課程進度
2/17第 1 週 2/17 本學期課程說明 上學期期末考試檢討 諸子論說編(概說)--士階層的崛起 2/24第 2 週 2/24 〈先生王斗造門而欲見齊宣王〉 3/03第 3 週 3/03 〈魏公子列傳〉(須先預習) 3/10第 4 週 3/10 諸子論說編:概說 3/17第 5 週 3/17 墨家:〈天志〉(附〈兼愛〉 ) 3/24第 6 週 3/24 儒家:〈天論〉、孟荀的人性論 3/31第 7 週 3/31 道家:〈逍遙游〉(附莊子寓言) 4/07第 8 週 4/07 法家:〈孤憤〉及李斯〈焚書禁學議〉 4/14第 9 週 4/14 綜合討論 閱讀與寫作引導:分析與思辨 1.先秦諸子由爭鳴到禁議的發展 2.李斯由禁議到焚書的思路 4/21第 10 週 4/21 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 4/28第 11 週 4/28 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 5/05第 12 週 5/05 司馬遷〈報任安書〉 5/12第 13 週 5/12 司馬遷〈報任安書〉 5/19第 14 週 5/19 司馬遷〈孔子世家•太史公曰〉 班固〈董仲舒贊〉 班固〈司馬遷傳贊〉 5/26第 15 週 5/26 綜合討論 閱讀與寫作引導:對話與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