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栽設計及實習

112-2 開課
  • 備註
    景觀群必選。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一)植栽設計概論 1. 植栽設計方法與流程 2. 植栽特性概述:植物類型、植物型態、生理特性、生長環境、機能特性 3. 植栽設計原則:視覺美學原則、心理社會原則、環境機能原則、生態保育原則 4. 植栽配置方法:單植、列植、群植;複層植栽設計;植栽色彩配置;季節變化 5. 植栽工程與養護:土壤與植物;栽植、疏植與移植;澆水與噴滴灌設備;植栽修剪;病蟲害防治;植栽養護計畫;預算編製與施工說明書撰寫 (二)植栽設計場域 1. 室內植栽設計:療癒小品組合盆栽、居家室內植栽佈置、辦公空間植栽配置 2. 屋頂與垂直綠化設計:施工綠牆、建築壁面、屋頂薄層綠化 3. 庭園植栽設計:私人庭園、集合住宅、辦公庭園、校園植栽設計 4. 公園植栽設計:鄰里公園、都市公園、河濱公園植栽設計 5. 街道植栽設計:人行道、中央分隔島、林蔭大道、高架橋、公路邊坡、高速公路植栽設計 6. 水域植栽設計:人工濕地植栽設計、景觀生態池植栽設計、海岸地區植栽設計 7. 休閒農場植栽設計:農場作物規劃、景觀植栽設計
  • 課程目標
    植栽是景觀設計的生命素材,更是塑造自然景觀最重要的元素。本課程除了採用傳統教學講授植栽設計基本原理,讓學生瞭解植栽類型、生長特性與機能、植栽設計的原則以及植栽工程施作與養護等概念;實習課程研擬室內、建築立面、庭園、公園、道路、廣場、休閒農場、水池、濕地、海岸等場域之作業,讓學生操演景觀空間不同尺度與類型之植栽設計。同時引入翻轉教學方式,學生針對每週實習課程擬定之植栽設計場域之類型,課前透過小組分工進行資料收集,上課時根據學生蒐集資料做議題研討,分組歸納設計構想後,於實習現場進行個人植栽設計,再由同儕作品交叉評論與老師總評,藉此訓練學生從學理基礎、創意思考與同儕激勵完成作品之程序。
  • 課程要求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請事先透過Email與老師約時間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 參考書目
    (一)景觀建築之基礎 1. 張瑋如譯。Norman K. Booth著(2014)。景觀建築之基礎—運用敷地設計語言整合形式與空間。臺北:六和出版社。 2. 李麗雪譯。Ann Marie VanDerzanden & Steven N. Rodie著(2012)。景觀設計—原理與應用。臺北:新加坡裔亞洲聖智學習國際出版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二)植栽設計 1. 洪得娟譯。Nancy A. Leszczynski著(2006)。景觀植栽設計—庭園設計的專業研究。臺北:六和出版社。 2. 胡志鴻譯。Richard L. Austin著(2006)。植栽設計原理。臺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 郭毓仁(2011)。景觀植栽設計。臺北:詹氏書局。 4. 蔡靜嫺、周文杰、鄭文隆譯。Scott C. Scarfone著(2013)。專業植栽設計—創造混合種植區域植栽的建築與園藝方法。臺北:六和出版社。 5. 謝平芳、單玉珍、邱茲容(1986)。植栽與環境設計。臺北:知音出版社。(已絕版) 6.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2001),生態工法技術參考手冊,經濟部水資源局委託。 (三)植物材料 1. 章錦瑜(2007)。景觀樹木觀賞圖鑑。臺北:晨星出版社。 2. 章錦瑜(2004)。喬木賞花圖鑑。臺北:晨星出版社。 3. 章錦瑜(2004)。灌木賞花圖鑑。臺北:晨星出版社。 4. 章錦瑜(2004)。藤本賞花圖鑑。臺北:晨星出版社。 5. 蔡福貴(2000)。木本觀賞植物(一)(二)。臺北:渡假出版社。 6. 王銘琪(1995)。草本觀賞植物(一)(二)。臺北:渡假出版社。 7. 蔡福貴(1993)。地被植物(上)(下。臺北:地景出版社。 8. 賴明洲(1987)。臺灣原生景觀樹木植栽手冊,交通部觀光局委託研究。 9. 陳俊雄、高瑞卿(2008)。台灣行道樹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10.李松柏(2007)。台灣水生植物地圖。臺北:晨星出版社。 11.林文智(1993)。台灣高山植物圖鑑。臺北:淑馨出版社。
  • 評量方式
    30%

    課堂參與

    課堂參與討論狀況。

    70%

    作業表現

    完成每週指定作業。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課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