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課程網

物質‧媒介‧身體經驗

112-2 開課
  • 流水號

    70435

  • 課號

    Thea2101

  • 課程識別碼

    109 20060

  • 無分班

  • 2 學分
  • 選修 / 必修
    • 中國文學系選修

    • 外國語文學系必修

    • 歷史學系選修

    • 人類學系選修

    • 戲劇學系選修

    • 音樂學研究所選修

    • 藝術設計學分學程選修

    • 亞洲藝術學程選修

  • 謝筱玫 副教授

  • 二 3, 4
  • 無地點資訊

  • 2 類加選

  • 修課總人數 30 人

    本校 30 人

  • 無領域專長

  • 中文授課
  • NTU COOL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備註
    上課教室在普506。屬藝術設計學程人文藝術類課程。與盧慧紋、呂心純合授
  • 修課限制
    •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 本校選課狀況

    載入中...
  • 課程概述
    本課程由音樂研究所、藝術史研究所、戲劇學系共同開授。以講座、工作坊、搭配參訪,課程分為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三大部分。以「物質、媒介、身體經驗」為主題,探討「物」在人類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物」蘊含了什麼樣的人類知識與經驗? 1980年代人文及社會學科歷經了感官的研究轉向,感官人類學家提出了劃時代的研究觀點,深入探討身體感知與物之間的密切關係。同時,音樂學研究也開始了解「樂動」(musicking)實踐當中,聲音與舞動所涉及的物質及質性對於感知的營造,對於消費空間的構築,乃甚至對社會關係的建立、社會揭序的分野及文化象徵意涵的建構等如何扮演重要的關係。 藝術史在近30年經歷了「物質轉向」,關注焦點由作品的內容、主題及藝術風格,轉向材質、工具、媒介以及它們對藝術家的藝術表現之作用或限制。而感官人類學對身體感知與物之關係的研究,也促使藝術史學者將一部分目光轉向藝術品的賞玩經驗及身體感受。這些都使得藝術史研究的領域較前擴大,也與其他人文學的研究交織出更緊密的連結。 表演藝術以不同形式流傳,身體是最原初也是最重要的媒介。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網路媒體與虛擬實境等技術已被廣泛運用於當代音樂、戲劇、博物館的展演中,這些新科技與媒介如何改變人與物的關係?
  • 課程目標
    課程設計旨在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美術、戲劇領域中新興的研究與實踐方向,並透過感官轉向的學術思路,探討樂舞研究、書畫藝術、表演藝術在創作展演、社群營造、生態及文化永續與老人福祉等當代價值的應用層面。同時,這門課也將觸及與社會貢獻等全球重要議題的連結。
  • 課程要求
    準時出席、參與討論、保持開放的心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Office Hour
    *此 Office Hour 需要提前預約
  • 指定閱讀
  • 參考書目
    王俊秀:〈音景的都市表情:雙城記的環境社會學想像〉,《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0期(2001年12月),頁89-98。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 (194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何炎泉:《宋代花箋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年。 何炎泉:《物質、技法與書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年。 余舜德:〈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收入余舜德主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頁1-36。 吳俊業:〈從書法到書寫-一個身體現象學的考察〉,《清華學報》第40卷第3期(2010年9月),頁301-326。 巫鴻:〈“材質”與中國藝術的起源〉,收入巫鴻編:《藝術與物性》(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3年),頁5-32。 巫鴻:〈當代中國藝術中的“材質藝術”〉,收入巫鴻編:《藝術與物性》(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3年),頁175-222。 亞倫‧米龍 (Alain Milon) 著,林德祐譯:《虛擬真實:我們的身體在或不在》,臺北:漫遊者文化,2021年。 林浩立:〈流行化、地方化與想像:台灣嘻哈文化的形成〉,《人類與文化》第37期(2005年9月),頁7-28。 林偉正:〈萬佛:中國中古佛像材質的思考〉,收入巫鴻編:《藝術與物性》(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3年),頁33-74。 許馨文編:《聲景與全球狀態》,《人類學視界》第29期(2021年12月)。 陳玨主編,《唐代文史的新視野——以物質文化為主》,臺北:聯經出版社,2015年。 陳玨主編,《超越文本——物質文化研究的新視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1年。 陳玨編,《跨界對話:漢學、比較文學與物質文化》,臺北:萬卷樓圖書,2014年。 麥克魯漢 (Herbert Marshall MaLuhan) 著,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貓頭鷹出版,2015年。 喬迅著,劉芝華等譯,《魅惑的表面:明清的玩好之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年。 黃永泰、余佩瑾:《小時代的日常:一個十七世紀的生活提案》,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9年。 楊建章、呂心純:〈音聲空間研究的全球趨勢與本土回應初探〉,《關渡音樂學刊》第13期(2010年12月),頁77-96。 鄭毓瑜:〈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收入陳玨主編:《超越文本──物質文化研究的新視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1年),頁3-38。 羅悅全編:《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2015年。 Feld, Steven. “Acoustemology.” in Keywords in Sound, ed. David Novack and Matt Sakakeeny(2015): 12-21. Galloway, Kate. “The Aurality of Pipeline Politics and Listening for Nacreous Clouds: Voicing Indigenous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Tanya Tagaq’s Animism.” Popular Music 39.1 (2020): 121-144. Hatfield, D. J. “Taipei Is Cold Tonight, or Finding Fate in Taiwanese Karaokes.” Anthropology and Humanism, 26.1(2001): 71-79. Hay, Jonathan. Sensuous Surfaces: The Decorative Object in Early Modern China: The Decorative Object in Early Moder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Hirschkind, Charles. 2006. The Ethical Soundscape: Cassette Sermons and Islamic Counterpublics. Kelman, Ari Y. “Rethinking the Soundscape: A Critical Genealogy of a Key Term in Sound Studies.” The Senses and Society 5.2 (2010): 212-234. Ochoa, Anna Maria. “Acoustic Multinaturalism, the Value of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Music in Ecomusicology.” Boundary 2 43.1(2016): 108-141. Plourde, Lorraine. “Disciplined Listening in Tokyo: Onkyo? and Non-Intentional Sounds.” Ethnomusicology 52.2(2008): 270-295. Wu Hung, Orianna Cacchione, Christine Mehring, Trevor Smith. The Allure of Matter: Material Art from China. Chicago: Smart Museum of Ar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9.
  • 評量方式
    30%
    討論、小作業
    每次上課或參訪完於下週繳交300字左右之心得報告,共10次,由12次課程中任選
    20%
    期末書面報告
    書面報告為課堂發表的說明與補充,需包含創作自述與概念發想、準備過程、組員分工,過程反思等。
    15%
    出缺席
    35%
    期末發表
    期末發表以分組方式進行,主題需與「身體感官角度思考人與物關係」相關,鼓勵大家統整本學期在三個領域中之所學所思。期末報告包含課堂發表與書面報告,課堂發表方式可以影片、演出、策展提案、靜態展覽規劃等方式呈現,每組時間以不超過十五分鐘為原則。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調整方式說明
  • 課程進度
    2/20第 1 週課程介紹
    2/27第 2 週關鍵概念介紹
    3/05第 3 週Sense-Making & Mediated Listening 感官營造及媒介化聆聽
    3/12第 4 週Sound Studies & Soundscape Studies 聲音研究與聲景研究
    3/19第 5 週Body Musicking as Social Boundary 身體樂動作為社會劃界
    3/26第 6 週聲、動、質主題之參訪 Soundwalk 工作坊
    4/02第 7 週Matter and Materiality 藝術中的物質與物質性
    4/09第 8 週The Sensuous Object 文人書齋與用器
    4/16第 9 週The Embodied Image: Writing and Calligraphy 書法、書寫媒介與身體
    4/23第 10 週形、色、觀主題之參訪 國立故宮博物院或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
    4/30第 11 週Workshop: Embodying Poetry 我的身體:詩的體演
    5/07第 12 週The Corporeal Body in Virtual Reality VR的身體(感)
    5/14第 13 週Borrowed Bodies 借來的身體:偶/ 物件劇場
    5/21第 14 週身、影、物主題之參訪
    5/28第 15 週期末發表
    6/04第 16 週期末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