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 Course

Regional Geography

Offered in 113-2
  • Notes
    The course is conducted in Chinese but uses English textbook。
  • Limits on Course Adding / Dropping
    • Restriction: within this department (including students taking minor and dual degree program)

  • NTU Enrollment Status

    Enrolled
    0/46
    Other Depts
    0/0
    Remaining
    0
    Registered
    0
  • Course Description
    什麼區域地理?對此問題,十個地理學者可能會有十一個不同的答案。就我而言,這問題也無法「一語以敝之」。不過,這些年來教授區域地理的經驗,我把我的答案凝結成六個主題,藉此跟同學分享: 1. 所有的地理都是區域地理,針對特定區域進行長期的田野觀察、史料整理、統計資料收集與分析等,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會是地理學洞見的來源。 2. 傳統區域地理是先畫靶後射箭,當代區域地理是先射箭後畫靶。 3. 傳統區域地理以描述區域特性為職志,當代區域地理探討區域特性是如何形成。 4. 傳統區域地理強調區域的整體性質,當代區域地理以區域特性的發展為例,探討國家治理、資本主義、地方文化等主題的理論意涵。 5. 在形塑區域特性的結構力量中,近代國家的形成、資本主義,以及兩造的矛盾,為研究者在研究區域時的起手式。 6. 然而,區域特性也不是為國家與資本主義所形塑,而必須將地方文化與社會考慮在內。 7. 在探討地方與國家、資本主義的關係時,研究者不能把地方文化與社會當成邊界清楚,具有內在一致邏輯的整體。 8. 同樣的,研究者也不能逕自把地方社會的種種作為視為對國家與資本主義之蠶食鯨吞時的「抵抗」。 9. 前述警語就會牽涉到,什麼是地方文化與社會? 10. 過去的研究者在處理文化與社會的議題時,往往把文化與社會想像為生命體,其內在因整體的需要而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見解容不下文化與社會變遷的可能性,彷彿變遷的動力都是外來的,而地方社會與文化都是靜止的。 11. 要克服前述見解,區域地理研究者得探討實作與意義。文化與社會是做出來的,且資本主義與國家要對地方社會產生影響,勢必要理解當地人是如何理解,而要回答如何理解,就會牽涉到當地的意義之網,或說地方知識與世界觀。 12. 這個意義之網的來源,不能簡單地訴諸儒家文化、經典等體系完整的架構;常民仰賴以理解世界與自身處境的架構,往往是日常生活之各種片段的拼貼與重新發明。但拼貼與發明不代表這些文化是假的;完全相反,當我們把地方文與社會視為拼貼與發明,我們才可以看到在地人的能動性。 13. 若地方社會與文化實為拼貼的成果,所謂的國家與資本主義,何嘗又不是拼貼的?國家不是什麼高瞻遠矚與洞燭機先的存在,而資本主義恐怕也不是什麼讓堅固者煙消雲散、無法抵禦的力量。 14. 前述關於區域的見解,反映出地理學從結構主義經後現代主義至後結構主義的轉折,代表見解包括行動者網絡、拼裝觀、非再現理論等。 15. 這些視野的洞見為跨越人與物、社會與自然、在地與全球等二元對立。舉例來說,若「完成事情」為能動性的展現,那麼,只要想想,人要完成事情需要各種物的協助,物是不是就具有能動性?再者,社會與自然的區分並非渾然天成,而是交揉著人與物之異質網絡穩定後的結果。 16. 不過,前述把人與物對等看待的作法,也激發了研究者探索人的情感,或說在日常生活中種種「難以言喻」的「非再現」面向。與之同時,研究者也開始追溯,人與物、人與人種種偶然的相遇,以及相遇時「互放的光亮」。 我不需要也不希望各位背誦這些命題。作為一個發展可能有半世紀以上的學科,區域地理的核心技藝是「說故事」,這個故事是在地的故事,但這在地的故事又牽涉到種種地方之外的力道。目前有個流行語:「越在地,就越全球」,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為了讓各位可以好好說出一個「既在地又全球」、「越在地、越全球」的故事,本年度的區域地理會閱讀一系列的「非虛構寫作」。我挑選作品的準則是,具有理論關懷、敘事流暢,讓人手不釋卷。充滿學術術語的天書或期刊論文,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 透過閱讀這些作品,我希望同學能「內化」地理學乃至於相關學科的視野,然後說出一個在地的故事。每個同學都必須是個讀者、創作者、書寫者與溝通者,沒有團隊報告這回事。各位同學得自己安排訪談、跑田野、收集檔案材料、擬定寫作進度、構思情節,然後好好地把故事寫下來。在每次的討論課中,與同學、助教與老師分享。
  • Course Objective
    如課程概述
  • Course Requirement
    這門課共有三個主要要求:1. 人的故事;2. 物的故事;3. 人與物交織的故事。這三個故事希望能彼此交織,循序漸進。在1與2、2與3之間會有個「進度報告」,因此會有五個作業。
  • Expected weekly study hours before and/or after class
  • Office Hour
  • Designated Reading
  • References
  • Grading
  • Adjustment methods for students
  • Make-up Class Information
  • Course Schedule